微贷 发表于 2019-6-13 20:36:19

致命的地下钱庄:藏在层层迷雾之后,中盛粮油崩溃全景

王伟实际控制的企业加速扩张,使得其资金链越来越告急。一个接一个的资金洞穴,令他末了选择了卖油逃生……

中盛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下称“中盛粮油”)涉嫌盗卖代客存储的棕榈油事发,距今已有一个多月。究竟本相仍藏在层层迷雾之后。

“这些企业或资产的逐一积累,与王伟比年的加速扩张有直接接洽,也正是这种扩张,使王伟的资金链越来越告急,一个接一个的资金洞穴令他不得不选择了卖油逃生。”王伟在宁波实际控制的一家企业的员工对本报记者表现。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前去宁波等地,独家采访了王伟实际控制企业的员工、干系行政管理部分的人士,对匿伏在这个案子背后的情况举行了深入相识。

失事缘由:地下银号链条断裂

细致的读者不难发现,此次涉及到包罗王伟在内的多名被告均匀年龄不到35岁。如许一群“少年得志”的年轻人,何以铤而走险,这背后是否有某种必不得已的缘由?他们这种利用骗取上十亿元资金的链条又是怎样构成的?

探究王伟的盗卖动机,起首得从王伟的业务架构与红利模式谈起。

记者观察得知,王伟红利模式的核心是以中盛粮油为平台的非法融资、放贷链条。在这个链条上,涉及到王伟实际控制的多家企业,它们分别位于宁波、天津、杭州、上海等地。此中,宁波的企业饰演的是“资金结算中央”的脚色,天津的中盛粮油饰演的是“现货存储转卖”的脚色,杭州则是王伟谋划“地下银号”的重要所在,上海是王伟拓展房产租赁、融资包管等业务的目的地。

该人士透露,王伟最初靠房产业务发家,然后转入收支口商业业务,而该业务并不是王伟的真正爱好和长项,王伟看中的是依托于名誉证业务的收支口商业可以提供一个巨额融资通道,谋划“地下银号”收取高额利钱才是一个快速扩张途径。

而此前业界关于王伟炒期货和谋划房地产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推测,大概性则很小。由于王伟本人对期货并不夺目,也不乐意参加,他很清楚香港中盛粮油参加期货业务的失败辅导。而房地产业务除了在上海买了两处商业房产外,并没有涉足房产开发等业务。

“在2007年王伟接办中盛粮油之前,他应该算是一个乐成的贩子。但中盛粮油的低价转让以及可以带来的仓储融资业务,对他的勾引着实是太大了。他也因此背上了数亿元的债务负担。”该人士说。

该人士透露,王伟客岁接办中盛粮油时,评估中盛粮油实际代价6亿~7亿元人民币,当时转让方给出的价码是几万万元现金和负担中盛粮油3亿元的债务,因此王伟的实际本钱是3亿多元(此中债务可以延期付出),“这在当时看来是一笔划算的生意业务”。而就在同一时期,王伟还以低价买入了位于上海的两处商业房产,付出了约莫1.6亿元,这两处房产重要用于租赁和融资包管。

“客岁的大笔收购给王伟的古迹带来了极大的扩张,也增大了财政压力,王伟用于收购的部分资金大概来自于‘地下银号’的高息乞贷。此时王伟必须盘活资产,增大现金流,才华维持运转。而单靠正规的收支口商业业务,显然是不能管理这个财政洞穴的,唯有高息放贷打‘时间差’才是快速赢利的办法。”该人士说。

据相识,杭州等地的民间借贷市场非常活泼,本年借贷年利率有的高达100%以上。而一笔收支口商业的名誉证业务,可以带来上万万美元的为期两个月的现金流。

但让王伟没有推测的是,他的“地下银号”也遇到了贫苦。该人士说:“王伟有一笔3000万元的放贷没能按时收回,本年正在打官司。而这种放贷纠纷不止这一家。”

“于是,当王伟在出现了第一个资金洞穴后,寄予盼望的放高利贷也没能管理题目,相反还为此出现了第二个洞穴。”该人士说。

该人士还以为,王伟尚有第三个资金洞穴,来自于“预售”棕榈油遭遇的价差丧失。这种“预售”模式是“高价国内卖油,低价国外买回”。但究竟上,从本年2月开始,国际国内棕榈油履历了一波连续飙升行情,王伟提前卖出的棕榈油已经无法再低价入口买回。而在多方资金链条吃紧的情况下,只管3月份棕榈油代价有所回调,但他已经来不及操纵,其蓄意盗卖圈钱举动在本年年初就开始徐徐举行了。

“结算中央”宁波杉科

在上述王伟的业务架构里,宁波的一家叫做“宁波杉科收支口商业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杉科”)的企业饰演着关键的“结算中央”脚色。

记者来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灵桥路255号中宁大厦22层的这家企业,只见大门紧锁,门上贴着来自于宁波市海曙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近期发出的关于宁波杉科拖欠工资劳动争议案的开庭关照。而紧挨宁波杉科的一家叫做“宁波誉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誉和投资”)的企业也关门停业。别的,同处一楼的位于16层的一家叫做“浙江协凯收支口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协凯”)的企业也同样锁着大门。

记者通过宁波杉科的员工得知,实际上这三家企业属于“三块牌子,一套人马”,都由王伟实际控制。平常誉和投资与浙江协凯根本无人办公,重要是宁波杉科在繁忙运作。而现在宁波杉科已经拖欠了员工2个月工资。

据上述员工先容,宁波杉科固然名为收支口商业公司,但实际上收支口商业的客户接洽工作根本由总裁徐松一人负责,而公司的别的30位员工重要围绕做资金往来业务。“平常一样平常是上面弄来了一笔单子,我们就按吩咐详细去实验。”

这30位员工里,有5位司机,10位财政职员,4位担证职员(管理收支口干系业务),别的重要为办公室职员和其他干系职员。公司账面上有10多辆车,平常重要利用有6辆,“大部分时间这些车辆用于跑银行,还经常去杭州,杭州也有干系的资金业务。”

据相识,徐松在宁波杉科也是一个“傀儡”,全部的财政大权均把握在浙江协凯的董事长岑燕华手上,此人是王伟的亲戚。

而在整个链条里,王伟重要以宁波杉科、浙江协凯以及杭州一家企业的名义广泛联结国内具备开具较大额度的名誉证资质的收支口署理商。声称自己要入口棕榈油,但名誉证额度有限(宁波杉科额度仅为1500万美元),以生意业务金额1%左右的署理费借用这些署理商的额度。由署理商在商业银行开具名誉证,买进棕榈油,然后指定存入天津中盛粮油堆栈。再由宁波杉科等将提货款交给署理商,取得从中盛粮油提货的提单,进而完成整笔生意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宁波杉科等交付提货款之前,这批棕榈油的产业全部权属于署理商。但是,正由于王伟同时也是中盛粮油的实际控制人,“授权”中盛粮油的贩卖部分将这些油以低于市场价的代价卖出,快速套现资金。

“如果操纵得快,从接洽署理商、开具名誉证、将棕榈油重新加坡运送到天津,然后卖油套现,整个过程只要半个月时间。”上述有关员工告诉记者。

该员工透露,这些油大部分都在天津转手卖出,由于代价低,比力好卖。而这些买油的客户也不知道这笔油的泉源不明,与中盛粮油签订的也是正规的生意业务条约,故按时交付货款,从而使王伟顺遂地快速套现了一大笔资金,而署理商的名誉证贷款则遭受惨重丧失。

根据记者得到的近两年(停止本年6月)协凯、杉科入口业务统计表,共有宁兴国贸、杭州中大、杭州热联、 江苏开元(行情 股吧)等十多家企业被拖累此中。

这份统计表表现,从客岁11月开始,入口业务量显着放大,每笔涉及金额也在增长,尤其在本年4、5月到达了一个高峰。据统计,必要在4月1日之后付款的业务笔数到达了105笔,涉及金额到达约5.04亿元。而在1月1日以后必要付款的金额约为7.59亿元。

“这些资金大概有的直接打到王伟的账户上,有的不知道行止何方。即便是打回宁波杉科或浙江协凯,也不清楚详细怎样运动的。”该员工表现。

据悉,现在天津中盛粮油主管贩卖业务的负责人已被逮捕。记者还相识到,自从该案发生后,现在宁波的商业银行对申请名誉证业务,比从前的检察严格了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命的地下钱庄:藏在层层迷雾之后,中盛粮油崩溃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