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详细步骤 发表于 2019-6-13 22:58:12

金融圈人靓钱多,但我更想当一只体制内的“井底之蛙”

  1体制是一座围城
  有一位读者对我说,她身在体制内,天天都在做些没故意义的事,苦恼于学不到东西。
  “直属领导快退休了,又在更年期,欺凌不了别人就欺凌我。我不喜好当官,不喜好玩心眼的过活。我想辞职去学点本事,去实验差异的生存。”
  “和你有同样想法的人太多太多,他们大概比你更拼更积极,你靠什么脱颖而出呢?”我问她。
  “我不知道,也没有想好,但我就是怕酿成温水中的田鸡。”
  也有另一位读者对我说:
  我是个91年出生的妹子,刚刚从银行离职。  银行是个比力特殊的行业吧,即代表了可以混日子的稳固,又代表了可以搏杀出一片天地的舞台。但是其间种种艰苦、迷茫、瓶颈以及对家人的亏欠,真的是履历过了才知道,也难怪那么多从银行离职的小年轻都选择了体制。  履历过银行的克制和压力,才知道体制内轻松和自由的难过吧。以是,公考(公务员测验)是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个无奈的选择。  体制就像是一座围城,表面的人想进去,内里的人想出来。进去大概出来,各有各的代价,各有各的来由。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0/515865b49e8344b697891a9eb3856e57_th.jpeg
  (国考的科场门外)
  2围城内的天下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体制表里,莫不云云,这源于人性。
  区别仅在于,体制表里的“生态环境”差异,人性的表达也不类似。
  拥有强势资源的人,总是倾向于强强连合。
  无论是中世纪欧洲贵族之间的联姻,还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官相护,其本质都是长处团体巩固自身长处的一种方式。
  这就很轻易明白,为什么在体制内,有关系的人提拔快——相互提拔对方的后代有利于将家属长处传承到下一代。
  那么,寒门子弟怎么办?
  但凡有点傲气有点本事又没有家势的人,靠自己的本领谋个一官半职还是有机会的,比如当个科长,大概成为部门的负责人,但再要往上走,太难。
  由于圈子建立的目标,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圈内人的长处,假如你不平从圈子的规则,只可被利用,无法被重用。
  要打压一个人是很轻易的,比如说:“这个人业务本领还不错,但性格不得当当领导。”
  叨教你怎样反驳?
  寒门子弟想在体制内出人头地,既要充足良好,也要成为圈子里的人,为圈子服务。
  长处团体抱团并掌控着话语权,是体制内的弊端。
  体制内的上风重要有三项:
安心稳固,旱涝保收。
  无论是2008年的环球经融危急,还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景气,不犯大过就不消担心滚蛋,该拿的工资也一分不会少,围城外是腥风血雨,还是哀鸿遍野都和你不要紧。
能保障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允许你对自己本领的养成有所规划。
  在体制内,工作之余你可以提拔自己,或是做自己喜好的事,而在体制外,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每每是被公司的发展推着走。
社会认同度较高,尤其在老一辈及落伍地区,更是云云。
  固然这是一种陈腐的私见,但假如一种私见被大多数人认同,那就是上风。
  3幸存者弊端
  30年前,有个年轻人去肯德基口试被拒。被拒就被拒,也没啥了不得。  但是,听说当年25个人一起去口试,其他24个人都被有登科,唯独他被拒,这就有点尴尬了……  30年后,他已功成名就,花4.6亿买下了肯德基,这个人的名字叫马云。  “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本日我让你高攀不起。”在媒体和段子手的包装下,这成了一个快意恩仇,喜闻乐见的励志故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0/6f1b40f28b874e8cb65ac9fa9a94c092_th.jpeg
  类似的故事不胜罗列,大多是同一个套路:一个崎岖潦倒地像狗一样的开头,一段咬牙奋斗的履历,一个民怨沸腾的了局。
  人的天性就喜好把眼光瞄向乐成者,但听太多的乐成故事轻易给人一种虚幻的自大,仿佛自己积极奋斗,就能成为另一个马云。
  然而究竟呢?
  客岁,总理在中关村的创业大街喝了一杯咖啡,引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各种孵化器、O2O项目层出不穷,走两步就会被拖住求扫二维码,乃至一个想法的雏形就能拉到投资。
  一位刚到创业大街仅三天的年轻人,和投资人聊了两个小时的姜子牙,就得到了500万投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年之后,资源的隆冬来了,创业大街的咖啡凉了。
  有人辞掉了月薪三万的工作,单枪匹马来到创业大街。笃志苦干了几个月,做出了一款全新的APP。但APP上线之日,就面临着殒命,由于没有一个用户去下载,推广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
  而更多的人,乃至连一款APP都做不出来,他们有的只是空想,空想着未来有一天,“走在路上会看到附近的人都在用我做的产物”。但那款牛逼的产物究竟是什么,大多数创业者都很迷茫。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0/2e8d3af7334a4ff2929e2cdb7cb44fd0_th.jpeg
  (创业大街的冷落)
  聪明云首创人陈雪频给出了一组数据:
  中国现有的创业公司大概是2000多万家,此中2015年新注册的公司将近430万家,匀称天天1.2万家公司建立。这些公司一年之后能活下来的大概占70%。  活下来不代表乐成,已往中国得到A轮以后融资的企业不到1000家。也就是说,能得到投资的创业公司大概占万分之五。  得到了投资,就代表创业乐成了吗?
  2015年的凤凰财经峰会,住百家首创人张亨德给出了另一组数据:
  (创业公司)从A轮到B轮之间有60%多的公司会挂掉,B轮到C轮差不多靠近70%的公司都挂掉了,A轮到C轮实在会殒命88%。  也就是说,得到投资的那万分之五内里,能活到C轮的只有12%。
  按这个比例盘算,创业公司从建立到得到C轮融资,乐成率大概为一万分之0.6,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口,成千上万只创业的小船从岸边出发,乘风破浪逆流而上,让岸边围观者心生倾心。不多久,凛冬已至,千千万万的船翻了,创业酿成了一场海难。偶有荣幸儿历经艰苦,撑船到达了彼岸。聚光灯对准了他,发话器递到了他眼前,媒体人抢着向他提问:“叨教你是怎样乐成的?”
  这就是乐成学故事的由来,而那些失败者的案例,早已淹没在乐成者的光环之下,无人关心,无从表达,这就是“幸存者弊端”。
  我们看到的信息是被筛选过的,实际天下远比想象的暴虐。
  4赢者通吃
  罗辑头脑的罗胖曾把当代社会比喻成一个神仙球,神仙球上随处是刺。每个人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谁人位置,拼了命的扎出一个尖来,这个社会就承认你。
  从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期间,由于无论你是谁,只要你在某个范畴做到数一数二,社会就会承认你,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会自动找到你。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期间,由于任何一个开放的范畴,竞争都极其暴虐,终极可以或许登顶的,只是少少数,而这少少数人拿走的却是险些全部的蛋糕。
  以直播行业为例,电竞主播年薪上千万早已不再是消息,可9月发布的《中国网络主播生态观察陈诉》表现,主播也是“赢者通吃”的生态。排名前5%的主播收入,占到了全平台收入的92.8%,近半主播月薪不敷5000。
  越是开放的范畴,竞争越剧烈,马太效应也越显着,乐成只是少数人的荣幸。
  再比如自媒体行业,如今的竞争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本年春节前,自媒体人推送原创文章的频率,还仅仅是三天一更新,过完年一个个都酿成了日更,这也成绩了几个新晋的自媒体大号。
  在朋侪圈看到一位自媒体人感慨,想和老妈去西藏玩,一探询,听说网络欠好,立马取消了筹划。自媒体人可以在车上写作,但绝对不能没有网络。
  王宝强仳离事故一出,有自媒体人连夜赶文章,第二天一早已是10万+ ,这给了自媒体人一个启示,你必须要快,再快!
  到了乔任梁去世,一些大号、小号的推送时间酿成了半夜2点多、3点多……
  每一次标记性事故,都把竞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你的偕行都开始加快往前冲,你假如不跑,靠什么驻足?
  咪蒙自爆恒久就寝不敷,导致头痛,浑身痛,端赖意志和止痛药在死撑。周冲自称整天戴牵引器工作,兼之饮食无规律,肠胃也开始要命了,好反复肚子痛到眼泪直流。
  这还是自媒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积极至少换来了大把的收益,而更多的人,积极奔驰,却岑寂无闻。
  对于文章开头的谁人想逃出体制学本事的姑娘,我厥后给她的答复是:
  “很多时间各人把因果关系搞反了,那些离开体制后混得好的人,不是由于有人带他学本事让他混得好,而是由于他在某个范畴有本事有资源有平台,以是他才有底气去辞职。”
  竞争云云剧烈,各人都太累,太忙,除非你能创造充足的代价,否则别人为什么要带着你学本事?
  插句题外话:对于大多数人,想要学本事,机会只在应届结业那一次。由于应届生雇用,别人会看你的潜力,而到了社会雇用,别人须要你立即创造代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0/2ff30ee4bc254728bf347626da6c887d_th.jpeg
  图自腾讯消息:玉人主播1700万年薪
  5年轻人该不应进体制
  有人说,体制内是深井,体制外是江湖。
  体制内代表稳固,代表旱涝保收,但也限定了你的人生舞台,于是很多人在坐井观天中渐渐老去。
  体制外是江湖,你可以恣意行侠仗义、快意恩仇,但假如自身力气不济,随时会倒于腥风血雨。
  这句话大抵是对的,但不绝对。
海关小哥“当年明月”,在天际连载《明朝那些事儿》,成绩了一部皇皇巨著。

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做公务员时,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物理。

那些体制外的大型企业,当自身规模大到肯定程度时,会变得越来越像体制。

尚有极个别的人,他们在井底闭门不出,直至手握大权,再去改变整个体制。
  那么,年轻人到底该不应进体制?
  我用下面这张图来回答你。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0/9f4e1e6ee61d4982b78752bf3b80886e_th.jpeg
  所谓的“有想法”,既可以是想要飞黄腾达的欲望,也可以是探寻本相的执着,更可以是兼济天下的理想。
  无论是哪一种,有想法的人都是一个自我意志极强的人,而一个自我意志极强的人,假如身处的境遇和自我意志不匹配,肯定会焦急,焦急会推动着你去探索,去改变,直到安定下来。
  以是,一个有想法又有力气的人,终极会逾越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
  相比于有本领离开体制的人而言,那些厥后被体制同化的人,只能分析他们的骨子里就是认同体制的。
  深井与江湖,实在都一样。
  当欲望超出本领,带来的就是痛楚。当我们不再寻求欲望,而寻求发展的时间,生存便豁然开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圈人靓钱多,但我更想当一只体制内的“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