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知识 发表于 2019-6-13 23:11:25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济危机下的珠三角经济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去谈及珠三角一体化时,借用“年老”一词的有感而发,现实上也触及了中国地域发展过程中不可讳言的一个简单而又玄妙的题目:要不要“年老”?谁来当“年老”?“年老”怎么当?

  珠三角告诫年老

  2009年2月初,**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到场《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广州肯定要有年老意识”。 汪洋说,“年老”意识不是以老大自居,年老对弟弟、妹妹就是要谦虚、敦朴,不能琐屑比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

  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谈起他对“年老”的明白时说,所谓“年老”就是凡事要带头,要做好榜样,“年老”要有大胸怀,不能凡事往本身怀里揽,要懂得与各兄弟都会分享。

  各地的夺取战,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华南的中央都会,广州不绝被看作“庞然大物”。

  早在2007年6月12日,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就曾坦承,广州的领导干部已往在思量题目时,每每以广州为界,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画地为牢,让珠三角“联动开发”流于空谈。

  朱小丹要求,干部们要“跳出广州看广州”,“广州是广东的广州,中国的广州,天下的广州。”

  20多年来,珠三角都会的发展波诡云谲。1979年珠三角地域开放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飞速发展,东莞、顺德、南海、番禺等广东“四小虎”异军突起,各领风骚。

  1988年,中山、珠海、南海、顺德等“几个小兄弟”乃至商量用7年时间,实现经济总量逾越广州。

  “可广州呢?自恃多数会,目中无人,盲目得意。”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在担当媒体采访时回想说。

  广州市民杜永权说,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的经济老大职位曾一度面对着被赶超。杜永权大学时期的一个生存细节令他念兹在兹:“1993年在大学读书时,广州当地的门生一样平常骑自行车,而来自佛山、东莞的很多门生则骑着摩托车在校园穿梭。”

  多年来,珠三角“各地诸侯争据”的征象,也让广东省社科院地域经济专西崽力深感担心。

  在丁力看来,这种“关起门来本身打本身,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导致各都会之间的财产低程度复制,在宏观上导致资源低服从运营。

  “最典范的就是珠三角的机场,香港一个,澳门一个,深圳一个,珠海一个,广州一个,五大机场不停争斗,使得珠海机场停用,成了香港机场的货品运输点。” 丁力说。

  各地的夺取战,令人眼花缭乱。一时间,深圳要升级搞高新科技,珠海也要占据技能的最高点;惠州想承接深圳转移财产,东莞也早已岌岌可危;深圳搞创新科技园,东莞也在松山湖创建高新财产园区;广州搞了黄埔港、南沙港,深圳则立马创建了盐田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济危机下的珠三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