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融资真相:“左口袋出 右口袋进”
为了增补银行资源,中国玩起了“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怪游戏。五大银行正拟供股约570亿美元以满意新出台的苛刻资源金尺度。此中的部门资金未来自外部投资者,但也有一些来自这些银行本身。眼下,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立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都在酝酿再融资方案,而中国农业银行的初次公开发行(IPO)亦越来越近。
一开始,这些银行看起来会通过香港股市募得570亿美元中的多数资金。但股市现在萎靡不振,令银行担心投资者大概胃口大减,从而对投资对象挑挑拣拣——譬如选择工商银行而放弃农行。
以是操持似乎没能赶上厘革快。中国银行决定以A+H股配股情势融资89亿美元,而有报导说,工商银行预备以雷同方式召募100亿美元。
此举可以或许减轻香港市场的压力。不外,由于当局已经通过上海金融市场把握了这些银行的大多数控股权,此次银行供股操持约莫40%的召募资金大概终极出自当局钱袋。
此中的大部门重担将落在中央汇金公司肩上。汇金已表现要加入银行增发或配股,但汇金现金短缺。据消息人士透露,汇金拟于农行股票发行竣事後,分批在银行间市场启动至少1,20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所筹的部门资金将用于国有银行的A+H股配股。
换句话来说,当局将从银行那里贷款,用于购买这些银行本身的股票。如许的循环令人有些头晕眼花。
确实,对于银行来说,相比直接购买国债,这种贷款大概会产生更好的收益,大概收益率能高出20%。但银行一方面想从当局那里得到贷款利钱收入,一方面还要向其最大的股东——当局——分红。而为了以后的还债,汇金大概必要出售部门银行股。
只管整个过程听起来让人头疼,但银行总算是拿到了所需的资源金。当局已给出明白信号,即短期内不会让银行陷入贫苦。但通过这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怪异本事,中国的决议者还发出了别的一个信号——银行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像当局的“掌中玩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