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发表于 2019-6-13 23:36:03

“造假”也很痛苦!统计官员揭秘GDP是怎样“炼”成的

 在网上,我看过不少有关“保8”的文章,特别是看到一些人写的本年保8题目不大的文章后,总有一种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我总是在想,保8,真的是那么告急??真的是那么面子??真的是那么着实??

  在这里,我给各人还原一段我和一名统计官员在办公室的一段对话。由于某种思量,我隐去了该统计官员的相干信息。

  某日下战书,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去某地统计局官员办公室公干。当我们按照正常步伐管理完相干公务后,我就和这位官员闲聊了一会。由于相互很熟悉,知根知底,以是,我们的之间的发言显得特别放松,没有一点拘谨大概相互防备的感觉。

  “我相识到一个如许的情况,某厂自客岁金融风暴发生后,不绝处于停产状态,而现在该企业的总产值却已经突破亿万,这是为什么呢?”我起首发问.

  “本年不是要保8吗?如果都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上报总产值,上面下达的经济增长指标怎么完成?保8的目标怎么实现?”他也抛给我如许一个题目。

  “实现增长目标,总不能依赖数据注水吧?”

  “GDP增长8%,这是一项硬使命,也是一项硬指标。在硬使命、硬指标眼前,我们不但只能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偶然还不得不借助于‘挖潜’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挖潜?”

  “所谓‘挖潜’,说白了就是使用一些特别的本领。我给你举个例子。某厂固然正常生产,但产值却增长不多,大概没有增长,怎么办呢?我们就按照既定目标,乘上我们以为保险的增长系数就行了。”

  “难怪某厂本年的产值还没到8000万,而你们上报的产值却已经高达2个亿了。这也太离谱了吧?你们如许报,总要得到企业认可并盖章吧?如果用填上这些矫饰数字的统计表去企业盖章,企业会认可吗?要是企业拒绝,咋办?”

  “怎么会用填好数字的统计表去企业盖章呢?一样平常是由工业部分大概辖地的州里企业办派人去企业事先在空缺统计表上盖好企业的公章,然后再由他们在空缺统计表上填好数字,经我们检察及格后,就可以录入电脑上报了。再说,纵然我们拿着如许的统计表去企业盖章,企业一样平常也不会拒绝的。”

  “为什么?”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获适本地政府的支持和扶助,企业知道此中的优劣关系。”

  “企业也乐意共同造假?”

  “并不是企业乐意造假,更不是统计部分非要这么做,而是……”

  “而是什么?”

  “我告诉你一件事,本日上午我又被向导找去批了一通。他对我说,某地的发展本不如我地,可经济增长速率却高出我地许多,你让我在上级眼前怎么做人?怎么语言?我看,你的头脑还要更解放一点,胆量还要更大一点,步调还要更快一点,办法还要更多一点。具体怎么操纵我不管,但使命你肯定要给我完成好!”

  “看来,向导给你施加了不少的压力,你确实很难。我想知道的是,在法律和向导这二者中,你选择什么?”

  “我倒想问问你了,现在到底是向导大,照旧法律大?”

  “理论上,固然是法律大了。呵呵!”

  “是啊,可理论和实际是严肃摆脱的,因此,我们偶然屈服于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啊!”

  “你就不为这种选择担心吗?”

  “我怎么不担心?你以为我乐意这么做吗?我的职责、我的本心告诉我不能如许做。但上面稽核向导的GDP,向导要面子,要政绩,就只好拿我们出气,把我们逼到了墙角,我们没办法啊!我们没退路啊!”

  “你所讲的这种情况,我以为属于稽核体制中的一种弊病,而且还很严肃;你所讲的前述情况,显然属于严肃的统计造假。对于这类统计造假举动,国家的《统计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惩治的力度也好坏常之大的,我国已经有过统计官员因此而丢帽子的前车。你岂非就掉臂忌翻船?”

  “实在,统计人受到处置惩罚的,只是个别征象。地方人办地方事,这是各人心知肚明的事,以是,我们不担心地方来查,也掉臂虑上级来查。”

  “为什么掉臂虑?”

  “地方上的相干部分都意会如许的事,因而不会查;那么,就剩下上级的抽查了。为了应付上级的抽查,我们早就接纳了一些防备性步调。”

  “什么步调?”

  “譬如,思量到上级大概会打电话去企业查对数字,我们事先就已经把这些企业的电话号码改成我们内部科室的电话号码,大概是某州里企业办的电话号码,大概是某些绝对信得过的人的电话号码。如许,上级的抽查电话无论怎么打,都会打到这些地方去,而这些人的答复天然就不会出马虎。再说,上级单位如果派人下来抽查,一样平常都会事先发关照。当我们接到关照后,固然也会提前关照了被检单位的负责人怎么应付查抄职员,怎么答复查抄职员的题目。”

  “万一出了马虎怎么办?”

  “如许的题目太小儿科了。你还以为真的是从前啊?现在,只要将抽查职员招待好,吃好,玩好,送好,统统都会OK的!”

  “不是全部的人都如许吧?对峙原则的照旧大有人在,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哟。”

  “我说一个与此无关的话题吧。你睁眼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坐在告急位置上的官员,有多少是屁股干净的?那些不干净的官员,又有几个是受到主动查处的?别说主动查处,就是被动查处,也微乎其微。你不是也听到如许一件事变吗?某局的干部举报了该局局长严肃的经济题目,可还没等查察院备案观察,几位告急向导的电话就已经打到了查察长的办公室。末了的效果你也知道,他还是当一把手,还调到一个油水更大的单位。我如果由于统计题目而受到责任追究,大概是福,也未可知。你说呢?”

  ……

  我无语地脱离了这位统计官员的办公室。在返回的途中,我久久地思索、体味着这位统计官员的话。

  原来,GDP就是如许统计的,就是如许“注水”的,也是如许放大的!

  被如许“注水”而虚胀的GDP,到底有多大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它能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确的宏观决议依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国外,GDP纯粹只是一个用于学术研究的素材,而我们却成为度量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告急指标。对于官员而言,有了GDP,面子呀、政绩呀、位置呀什么的,就全有了,这大概就是人们的GDP情结为什么这么浓重的缘故吧?!

  我在这里高声号令,彻底扬弃GDP情结吧!彻底竣事GDP稽核吧!人们要的是实着实在的民生增长,实着实在的国力增长,实着实在的国际威望增长,而不是GDP如许的注水式增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造假”也很痛苦!统计官员揭秘GDP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