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中国经济面临八大危机 房价或将大涨
各种危急突显。官方公布的数据被外界广泛质疑。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体现,中国经济面对八大危急,经济数据全面造假,金融海啸已发作。7月20日,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大陆无锡“郎眼看钱荒”主题讲座上体现,大陆上半年经济数据从GDP到通胀到外贸到顺差,满是假的,尤其是外贸数据,掺水十倍。郎咸平体现,中国经济已进入最可骇的滞胀阶段,中国经济正面对八大危急,本年6月钱荒,标记取金融海啸正式发作。
第一个危急:产能过剩
以高速公路为例,四万亿的创建投向重要是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一旦建好没有车跑,立即产能过剩。钢铁(行情专区)水泥财产最甚,成为“产能过剩大黑洞”。
如今的产能过剩比日本当年还严肃,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消化过剩产能,尚有十年才气消化掉。从客岁开始中国经济已开始重蹈日本覆辙陷入长期荒凉。
五年两个四万亿,印钞六十六万亿,此中国企拿了二十万亿,地方当局二十万亿,导致严肃的通货膨胀,每年的实际通胀20%,全天下最高。
第二个危急:通胀
两个危急叠加就是最可骇的危急形态:滞胀。客岁为共同当局的四万亿,地方当局配套资金十八万亿。就连贵州如许年度财务收入天下倒数的省份,当地官员竟然批了三万亿的创建项目。
第三个危急:地方当局相继停业
地方当局欠了共二十万亿的债务,连利钱都还不上。本年六月审计署公布的陈诉:16个地级市负债率已超100%——即技能性停业,占36个地级市抽样样本的四成以上。
第四个危急:国企危急
地方当局推动国企开展创建,客岁十大亏损企业满是国企。
第五个危急:民企危急发作
由于大量投资通过国企完成,民企资金链断裂。江浙多处地方民企联名上书,要求给予信贷支持,无果。
第六个危急:银行
中国16家上市银行,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35%。银行的五倍市盈率就是银行危急的先兆,11家银行股价跌破净资产。
本年银监会发文要求各行守住不发作体系性风险的底线。什么是体系性风险?就是金融海啸;本年4月索罗斯在博鳌称本年的中国处于金融海啸前夕;6月钱荒,标记取金融海啸正式发作。
肖钢客岁在达沃斯论坛称,理财产品是个庞氏骗局。客岁理财产品增长41%,本年1至5月理财产品增长130%。信托类产物一连两年增长300%以上。钱荒的成因就是李克强在打击银行拆借,打击地方当局借原理财产品筹措资金。
第七个危急:股市
2008年四万亿出台后九个月中国股市涨了95%,2011年4月18日噩耗传来,云南当局第一个公布停业后,股市大幅震荡下行;2012年第二个四万亿,股市高兴两个月,涨25%后一起下滑,高兴剂效果越来越差。中国股市的长期走势都源于中央当局的巨大政策,证监会等全部步伐都是技能性调解。
第八个危急:地产
地产危急泉源于第二个危急:通胀。楼市资金来自躲避通胀的保值资金。北京的地产涨幅可以100%对抗通胀涨幅,上海深圳可70%对抗。已往10年房价的疯涨是政策偏离的效果。当局看到地产泡沫危急的火山口第一反应就是找一块大石头压住。
但岩浆只有两个出口,一是从地壳别的的单薄出口发作,导致五十个干系财产三次探底;二是大石头被岩浆熔化。盖了三十二块大石头,全被熔化。迩来的一块“国五条”,出台当天就被熔化。地产信贷融资过分 热钱撤出或刺破泡沫
旅美经济学家简天伦对中国房价瓦解甚忧。他曾体现银行信贷过分、理财产品过滥对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客岁以来,房地产投资商通过信贷、信托、理财等金融产物融资筹措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犹如氢气一样平常注入房地产泡沫中,加快了泡沫膨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以为,当前资金仍旧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无论是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风险,还是影子银行及中共地方当局融资平台的巨大风险,都大概被房价上涨假象所掩饰,而国际热钱的突然撤出,大概刺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从而让国内金融体系的埋伏风险都发作出来。
汇丰银行揭中国经济数据造假
中国官方发布的7月份制造业采购司理人指数(PMI)出现小幅上扬,从6月份的50.1上升到7月份的50.3,暗示制造业范畴的状态已经轻微改善;然而汇丰银行(HSBC)发布的独立观察则表现,中国PMI指数却从6月份的48.2跌至7月份的47.7,为11个月来的最低程度。同时也表明,这已经是一连第三个月汇丰发布数据表现中国制造业紧缩,“中国制造商面对的贸易环境明显恶化”。
《金融时报》8月1日报导援引澳新银行(ANZ)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说,最新的官方数据并没有改变他的“经济在恶化”的观点。
7月,中国高温一连伸张却未见“电荒”;权势巨子机构表现中国制造业PMI一连下滑,被经济学家解读为中国经济恶化的两大铁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