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新掌门的难题:投资压力巨大 美国大门难开
中投公司的新掌门人选终于尘土落地。一个好消息是,楼继伟给丁学东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开局;而坏消息是,未来面对的寻衅其复杂程度大概超乎想象。7月5日,中投公司网站信息表现,国务院2013年7月3日决定,任命丁学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董事长。这一任命,竣事了关于新人选题目长达4个月的争论。
与中投公司的首任董事长楼继伟一样,丁学东也是出自财政部,就任中投公司董事长前,同为国务院副秘书长。
2013年3月,楼继伟带着一份令高层满足的结果单,就任财政部长。留给丁学东的则是一个框架完备、人才齐备的中投公司。这至少让丁学东不消重复创业的费力。
但是丁学东的压力在于,未来他注定要被反复拿来与楼继伟做比力。除此之外,中投公司如今面对的瓶颈,也必要他在任内予以管理。好比中投公司在美国投资受阻、资金泉源困难、在复杂国际情况下完成投资回报任务,这些困难就像伫立在丁学东眼前的高山,大概只有翻过这些山头,丁学东才气真正证实自己。
一个不错的契机已经出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近期开启,如果可以依附高层对话打开去美国投资的突破口,中投公司未来的投资压力大概会小许多。
未来投资压力巨大
丁学东在末了关头的出现,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在此之前,关于中投公司董事长的继任人选,市场众说纷纭。此前,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的屠光绍、央行副行长兼外管局局长易纲、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以及中投公司现任副董事长高西庆,以致中粮团体董事长宁高宁,均被以为是继任者之一。
由于中投公司作为国家主权财产基金的特别身份,外界不绝以为继任者应具备资产管理履历,或拥有处理惩罚国际事件的履历。但是这两样丁学东均不具备,这让功德者大跌眼镜。
对比丁学东与楼继伟的履历不丢脸出,楼继伟在担当中投公司董事长前,也没有从事过资产管理行业或处理惩罚过国际事件。但是两人均出身财政部,且都曾担当财政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
2007年中投公司建立之初,2000亿美元的注册资源,来自财政部发行的一笔1.55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以此向央行购买了等值的外汇储备。同时,中投公司初期的元老,包罗金立群、汪建熙等人,均来自财政部体系。可以看出,财政部对中投公司来说,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力。因此第二任董事长出自财政部,也就屡见不鲜。
一位靠近丁学东的机构人士,称丁学东有着踏实的财政功底,曾有过在财政部体系外讲学的履历。
丁学东生于1960年2月,江苏常州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兼人事辅导司司长、产权司司长,财政部国有资源金底子管理司司长、农业司司长、教科文司司长,财政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在任国务院副秘书恒久间,丁学东不绝从事抗震减灾工作。
如今,丁学东大概必要将对天然灾难的风险意识,转换为对投资风险的认识。2008年,中投公司建立后第一份年报报出外洋投资亏损,固然2009年、2010年均实现了11.7%的外洋投资回报率,但仍难以扭转外部对中投公司的负面印象。2011年,中投公司外洋投资再次出现亏损,外界舆论压力陡增。不外从年化收益来看,至少楼继伟在他的任内,圆满完成了任务。
靠近中投公司的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现,7月下旬,中投公司即将公布2012年年报。此前未经审计的数据表现,中投公司2012年外洋投资收益率为10.65%,建立以来外洋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超5%。这一收益率足以覆盖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资本,且有盈余。
前任业绩明显,丁学东将这一棒接过来信托并不轻松。外洋宏观情况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丁学东继续进步年化收益率的压力不小。
美国大门难开
对丁学东来说,外洋宏观因素中,美国市场态度的变革,是此前没有碰到过的。在中投公司建立之初,美国盼望借中国之手,资助其提振国内经济,市场之门为中投公司一连开放。
但是比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的崛起,情况渐渐在发生变革。
在2013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中投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司理高西庆指出,金融危急时,美国对中投公司表现接待;但在危急之后,美国人开始拒绝中投公司在美国投资。
高西庆说,全天下另有100多个国家没有拒绝中投,他不以为这会影响到中投公司的外洋投资。但是分析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现,高西庆的公开亮相,带有官方色彩的交际辞令,实际上全天下最大的市场向中国关闭,不大概对中投公司没有影响。
中投公司2011年报表现,投资组合中股权部分的分布,北美占据了43.8%。在2009年和2010年,北美地域的占比分别是43.9%、41.9%。一位靠近中投公司的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现,如今美国占环球GDP的40%,以美国的经济总量和市场职位,绕开美国举行资产设置,难度较大,且风险也会明显进步。
高西庆对美国的态度表现不解,他指出,中投公司的投资金额以1亿美元起步,参股不高出投资公司或项目的10%。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优点。但美国的评判标准显然与高西庆不一样。
而管理美国市场的题目,大概是丁学东上任后,起首必要思量的题目。幸好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7月10日开启,怎样运用这个机遇,管理中投公司的投资困难,对丁学东来说,是一个磨练。
资金困难待解
除了开辟美国市场,另有一个迫不及待的题目必要丁学东去管理。作为一家资产管理机构,中投公司没有稳固的资金泉源,这不但将减低投资的容错率,更倒霉于平衡透投资组合的活动性。
自中投公司建立以来,仅在2011年得到了外管局300亿美元的注资。最新数据表现,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出3万亿美元,而作为中国主权财产基金的中投公司,仅管理2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不到10%。
在中投公司资产规模止步不前的同时,外管局和社保基金的资产规模不绝在膨胀,中投公司的职位越发显得尴尬。此前曾有中投公司的高层亮相,乐意为国家管理更多资金,但是获取资金的机制不绝未能理顺。对丁学东来说,如果可以或许创建起新的获取资金的机制,将对中投公司大有裨益。
如今中投公司员工人数已超500人,而2008年时,中投公司只有194人,职员数目的增长意味着中投公司有富足的本事管理更多的资金。
除此之外,管理中心汇金的定位,也是中投公司上下不绝期盼的事变。
分析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现,中投公司建立之初,定位为外洋投资,但由于中心汇金带有浓厚的“政府金融资产账户”的属性,归并进入中投后,中投的公司性子开始暗昧不清。部分外洋市场不把中投公司看做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而是当成一个准政府机构,这也是中投公司在外洋被拒的缘故起因之一。固然中投公司专门建立了中投国际,全权负责中投公司的外洋投资,以示与中心汇金有别,但实际结果不佳。
此前中投公司曾多次传出将中心汇金剥离的消息,但不绝未被官方证实。而这一情况是否在丁学东任内有所希望,值得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