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发表于 2019-6-14 00:08:24

怎样看《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禁止国企与美资咨询公司合作传闻

消息应该是真的,靠近FT的人士说这个是FT社长写的文章,消息比力确凿。有些客户方面也有相应动向。

下面是我的看法,紧张是对外资战略咨询公司实用。

1. 宏观形势:此次对外资专业服务业(professional service)的遏制,不是偶然的,早有动向。 最早从羁系更加严酷的管帐审计、投行开始,从要求聚会会议审计的外国合资人考中国的CPA,到前几个月的SEC稿本变乱,全部这些都是一个链条上埠孟深化的过程。 遏制咨询只是水到渠成,只不外咨询业的麦家,波府依赖的不是把持的牌照和法律规定的具名权,而是一种荣誉和商业头脑界的向导职位,以是一时不容易撼动。这次是开了一个口子,影响多大,还要看政策实验的力度。

2. 外资咨询业务影响:已经开始的项目大概延后或停息,而将来的业务也会受到影响。究竟风口浪尖各人都不敢胆大妄为。但另一方面,外资咨询的国企项目的业务体量都不是特殊大,这部分停掉了,也不肯定能给到国内咨询公司,而且这里权利寻租的空间并不大,因此,着实的实惠并不大。 而反过来,由于外资咨询公司在商业头脑界有向导者和风向标的意义,其宣表现义庞大,联合迩来GSK等时间,很大概出现团体业界对于外商在华投资环境出现悲观感情。因此,这种实惠少又惹一身骚的事,估计只是嘴上会说说,而实际的操纵落实应该不大。

3. 外资咨询公司职位的将来判定:基于第2点,将来外资咨询公司的职位稳固,但在某些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会淘汰(尤其是把持性、能源/资源行业,大概管制类行业,可参考限定外商投资的行业清单)。麦家有大概首当其冲,但其他家日子也不好过。反过来说,外资咨询公司的商业头脑界的向导者和风向标职位难以撼动,天下经济论坛、达沃斯等还是请波府,财务论坛还是请麦家。

4. 从业职员影响:短期雇用会放缓,根据业务重心厘革,职员体例重新调解。把持性、能源/资源行业的影响最大;消耗品等充实竞争的行业,影响不大。恒久会规复、复苏,但会预期1-2年的调解期。

别的,思量到外资IT咨询对于IT体系的内容更加敏感,涉及到国企、央企运营的方方面面,因此,动作大概更显着。但思量到业务的连续性,最大概的路径是渐渐的国产更换,不在开展国企、央企的新IT咨询项目。

[文 抱朴子 Via 知乎]


1. 这事儿应该是真的。

2. 最大的受益方不是国内的战略咨询公司,而是大国企的向导和一大批寄生在向导身上的中小型咨询公司。

我记得有一年我跟我boss去做一个咨询公司资质评审(是行业协会构造的,给咨询公司评级,评委由行业协会调集,且根本都是业内闻名咨询公司的老板或独立咨询顾问),这家咨询公司,我们进门的时间就感觉不太对劲,由于公司里太多面相稚嫩的年轻人了,而且办公环境像流水线,感觉不太像传统的咨询公司。评审的时间(我固然是坐在我boss背面),公司负责人讲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东西,几位评委都没什么心思,我只记得负责人反复讲他们有好几位顾问是从科尔尼内里出来的。评审完了以后,中心苏息,有评委出去上洗手间,这时间有位评委小声对我boss说:这公司是XX电网的。boss名顿开:原来云云。然后评委们探究效果(我得出来回避,固然给咨询公司评级这事儿我感觉不太靠谱,但是从步伐上来看他们挺认真的)。

返来的路上,看我一脸不解,boss给我表明:

每家大型国企,每年都有一笔所谓研究咨询费用,多则几亿,少则几千万,一样平常大单都是给了国际咨询公司,这是为规避责任的,由于万一审计大概背面的实验出了标题,向导可以推脱责任说:连天下上最NB的咨询公司都没做好,阐明这不是我们找咨询公司没找对,而是这标题有别的不可抗的因素在作怪。然后另有很多分散的中小型咨询单给了外界并不着名的咨询公司,这些咨询公司,一样平常向导都在内里有股份,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了安全起见,同时也为了让公司真的像个咨询公司的样子,会跟一个真咨询顾问合资,一样平常的业务运作就由这个咨询顾问带着。由于这一类单并不必要真的去管理什么标题,只要过得去不失事就行,以是公司不必要约请一大堆很锋利的咨询顾问,有两三个人就行,然后招一大批应届结业生打动手。

由于预算比力大,以是一样平常没有哪个向导会一个人独吞,能在这件事上说上话的向导背面都有咨询公司。

以是如果国际咨询公司在这一块市场退出,收益最大的不是北大纵横这些国内本土咨询界的佼佼者,而是让向导和背面的寄生虫们有更合法的来由去赢利了。

PS:我给国企做过咨询,也在国企工作过,不得不说,中国的国企,真的很有钱。

有几位朋侪说这些寄生虫们应该满意不了规避责任这个需求,关于这一点,我想再说几句,谈不上很严谨的研究分析,只是说说我的看法:

之前之以是大国企做战略咨询等喜好找麦肯锡、埃森哲这些闻名的咨询公司,固然是由于这几个各人伙气力很强,但是看中你很强的气力倒不肯定真的是想用你的气力去管理什么很着实的标题,多数时间就是为了规避责任,由于如果你找了一家国内的公司,好比北大纵横,容易在各个环节出标题,好比你要做战略咨询,起首肯定会在企业内部高层、中层、下层中心做广泛的调研,如果你是北大纵横,你去做调研的时间人家不肯定叼你;到了背面实验的环节,咨询公司没有充足的敬佩力,人家更不叼你。等标题出来了,这时间有其他向导对当初这个决议提出质疑,大概是审计的时间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咨询公司,选麦肯锡和北大纵横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选择了麦肯锡,只必要一句话:由于人家是天下上最NB的,如果它都搞不定,没人能搞定。

OK,现在麦肯锡们接不了这个单了,但是你总不能明火执仗的把单子都交给本身的公司去做吧?固然不能,由于每年是真的有些咨询单是作为企业内部的重点项目来做的,大向导会很关心,那行,这些单子,就交给北大纵横们去做吧。这内里的关键在于:同样的单,从前我给麦肯锡做,我给他一个亿,但是现在麦肯锡不能做了,我交给北大纵横,我还会给他一个亿吗?答案是不会,为什么不会?是由于北大纵横气力没有麦肯锡那么NB吗?有这个因素,但更紧张的是,给你北大纵横少一点,我本身就可以多留一点。

以是,我的意思是北大纵横们肯定能在麦肯锡们走以后分得一杯羹,但是更多的肉,肯定是留给本身的。

打个不适当的比方:

你公司买了一层楼的办公室,向导给你一笔钱让你找承包公司去装修,详细找哪家你本身决定,但是向导要时时查验。那好,公司的其他同事也都每天看着,为了包管这个事不出标题,你先找了一家你们那儿最好的一家公司去干这个事,从计划到施工紧张的工程都交给他们做,但是你肯定还在这内里捞点,于是有些小工程你本身留了下来,在外貌本身找了人来做。

第二年,同样的活儿,你公司又买了一层楼,这回向导发话了,说禁绝找那些各人都知道的最好的承包公司。不找就不找呗,找谁不一样的干?于是你去找了你们那儿一家不算特殊好但是也还过得去各人也都知道的一家公司,固然,这家公司没有客岁那家好,这时间你头脑就动了:靠,客岁给了100万,本年就给你个70万吧!咱本身的人多接点。

这时间又有人问了:靠,向导们这么贪,现在反腐风声这么紧,不怕人查吗?

好吧,我必须说,这又是别的一个话题了。

又有人说:你这是诡计论吧?

请注意:我说的是这个事儿发生以后大概会带来什么效果,而不是去探究克制国企找麦肯锡们做咨询这个事儿为什么会发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看《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禁止国企与美资咨询公司合作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