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兑付危机背后,泛亚隐藏了什么?
20多名万投资者正在履历煎熬时候,他们投入泛亚有色金属买卖业务所的400多亿资金,无法出金取现,而一些媒体担心泛亚恐将遭遇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自称举世最大有数金属买卖业务所的泛亚,为何会遭遇这一场资金总额、涉及投资人数空前的兑付危急?
日金宝的肥皂泡
这些投资者投资的是一款名叫日金宝的理财产物。概括而言,这款产物的委托方为有色金属货品的购买方,受托方则是日金宝投资者,当投资者购买日金宝理财产物,本质是为委托方—有色金属货品的购买者垫付货款,委托方则按日给受托方投资者付出肯定利钱,并在约定时间购买货品归还本金。
先来假设日金宝的官方宣传都是真实的。那么,日金宝作为一款理财产物,看起来简直很有吸引力,不妨简单和余额宝对比一下。
1,收益率:每天到账,日结,日收益率为:万分之3或3.75,年化可达13.68%,是余额宝的3倍。
2,活动性:T+1,本日告终,嫡取出,进退自若。而余额宝在肯定额度下是当天到账,以是活动性比余额宝稍微差一点。
3,风险性:银行第三方托管就不说了,告急的是有抵押,资金对应仓单,仓单对应货品,货品有第三方质检机构质检,也就是说,相对于一样平常的p2p来说,这款产物看起来安全系数也很高,投资者投入真金白银,拿得手的抵押物是货品仓单,怕什么呢?
看完日金宝之后,是不是以为,如许一个收益率是余额宝三倍、活动性雷同于余额宝,而且有仓单抵押的理财产物,特殊美满特殊有吸引力呢?
但是,从优点分析的角度来说,既然这些乞贷的贵金属购买者(假设他们存在)手拿对应货品的仓单,也就是手里拿有抵押物,为什么不去银行借贷呢?!毕竟,银行的基准贷款利钱是6个点左右,而日金宝给投资者的年化利钱就有13个点,还要被平台揩油一部分呢?那些乞贷方真的是冤大头么?!
机密在于这些仓单到底可以大概借贷到多少真金白银。通常来说,银活动了低落风险,都会只管压低抵押品的估价,雷同的例子可见于二手房评估中。
再来看看泛亚是怎样给抵押物估价的。仅以泛亚声称把握着举世95%买卖业务量的铟为例,泛亚平台上的代价,长期高于传统现货市场代价30—70%,而泛亚上的商业商,却以这种畸高的代价作为抵押,从投资人那里得到乞贷。
举个例子,假如某商业商手中握有代价1000万(按照真实现货代价估值)的铟,而在泛亚平台上,这批货品的估价有大概高达1700万。根据泛亚的规则,商业商须要缴纳20%的包管金,那么即便打了八折以后,这家商业商依然可以大概以现实代价为1000万的货品,从日金宝的投资人那里拿1360万的贷款。
而假如他们拿着仓单到银行乞贷,拿到的贷款肯定低于1000万。
别的,有数金属的颠簸性很大,意味着日金宝投资人手中的抵押物代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房价的上涨趋势险些是毫无挂念的,以是房贷利钱固然不高,但是银行抢破头,由于风险小。
http://mmbiz.qpic.cn/mmbiz/M0x913PTXTIhhHI1ibTTZicR6II3mj6HYMVF30AvibzxPpesC30JibNiceRSmGibo1GUjNFqetYZZM98Caicop2ZgZibcA/0?wx_fmt=jpeg
再来看看日金宝的抵押物有数金属,其代价颠簸性极大。固然,泛亚看起来对于有数金属代价的颠簸做出了应对(如下图所示),那就是在作为抵押物的代价下跌时,仓单对应的货品团体代价下跌时,泛亚就会把超出抵押物的资金退回投资者账户,只管从情势上似乎充实保障了投资人优点,但是由于泛亚上的代价不停虚高不下,只要泛亚人为使用平台上的有数金属代价保持上涨,这种对抗真实代价颠簸的风险步调,就形同虚设。
http://mmbiz.qpic.cn/mmbiz/M0x913PTXTIhhHI1ibTTZicR6II3mj6HYM865ia1I5lT6oS9fwk6SFyaicP2YURGweQBtheic61qStCYY7XZfOB8ETA/0?wx_fmt=jpeg
以上假设,着实都创建在泛亚的有数金属买卖业务真实存在的条件下。
但大概更大的风险潜伏在后。
泛亚不停对外宣称举世规模最大的有数金属买卖业务平台,已上市铟、锗等14个有数稀土金属品种。此中,泛亚称其铟、锗等7个品种的买卖业务量、交割量、库存量为举世第一,特殊是铟的库存量占到举世的95%。但是,当一些媒体记者先后以口头、短信、书面等方式,申请实地查察泛亚的交割堆栈,以相识其真实买卖业务量、交割量、库存量到底有多少,却被泛亚频频拒绝。
综上来说,同时满意活动性好、风险低、收益高的美满理财产物,与知知趣悖,由于投资人的收益,就是融资方的资本,融资方作为平凡的企业,须要多少利润,才气不停支持高出15个点的利钱资本?在这里,资金作为一种产物,同样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作出这种宣传和允许的产物,很大概是屁滚尿流的假象。
至于此次的兑付危急,真实缘故因由到底是什么,依然须要观察。
几个疑问
一,早在客岁11月,云南证监局官网就曾发文,《云南省当局召开专题集会加快推进整理整理收尾》,点名泛亚所风险巨大,存在违规活动。而让人费解的是,该网站当天下战书又删除了此“工作动态”。云南证监局作为专业的羁系机构,显然发现了泛亚所的风险,为什么云南省当局没有对其举行彻底的整理?除了云南的大本营,泛亚旗下的机构还延伸到了厦门、深圳,这些地方当局有没有对泛亚资质举行过须要的查察?
二,泛亚怎样吸引22万名投资人?
现在泛亚旗下的泛融网已经无法正常注册登录,实验注册、并提交实名资料后,不停没有得到注册乐成的反馈。一些泛亚的投资人透露,他们是通过第三方的线下机构知道而且投资了日金宝,根据已有信息,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在新疆地域的支行工作职员,曾向投资者倾销过日金宝。通常来说,在银行柜台卖出的理某种意义上得到了银行的背书,那么在银行柜台倾销泛亚日金宝,到底是个人活动还是构造活动?银行是否答应担连带责任?
就此标题,我咨询了央行的官员,他表现未便回应。着实,银行违规倾销理财产物早就进入央行视野,客岁年底,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层表现,为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将来银行贩卖理财产物要举行全程灌音录像,正是为了规范银行工作职员的违规之举。
但是,这场刚刚在某些地域推开的试点,大概并没有彻底管理银行理财产物乱象。
三,手握举世95%的存货,就能把握铟的定价权吗?
泛亚兑付危急发生后,先是义正严辞的责怪其他机构恶意做空有数金属市场,然后把自己形貌为提升中国在稀土行业定价权的民族豪杰。
按照泛亚的说法,中国作为稀土金属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只要泛亚把握了充足多的存货,就能在举世稀土范畴呼风唤雨,并让处于“不公道低价”的稀土代价回归到“公道高价”。
但是,泛亚的高库存,着实远远高出了市场的需求量,因此,泛亚平台上贵金属的虚高报价,着实是人为使用的假象,就像一个堰塞湖,这些高库存的有数金属,卑鄙的需求方完全没本事消化,所谓的高价只是不能在市场上真正变现成交的镜月水花。
而维持有数金属的高价,大概并非什么民族大义,而是支持泛亚模式得到连续的关键一环。由于,要吸引卑鄙购货企业推行按期足量之前的购货协议,就须要有色金属买卖业务代价连续走高,让企业看到有利可图才不肯违约,某种程度导致泛金所不少有色金属买卖业务代价远高于其他买卖业务市场,但是这种虚高的代价不大概不停独立于真实市场之外。
现在,最坏的已经发生,根据泛亚所提出的管理方案,投资者要么担当延期兑付,假如不担当,那么就只能拿到仓单对应的货品,而由于有数金属代价在真实的现货市场比力低迷,云云大量的货品一旦流入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失衡,必将将一步压低现货代价,别说14个点的年收益,本金也大概遭致亏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