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假货,哪来的GDP?毁灭与希望共存!
有什么样的斲丧者,就有什么样的商品、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根本逻辑。http://mmbiz.qpic.cn/mmbiz/k6kRE43c0GHQYwqZ1apmvcEX3BRmbSibAlTFSRIgoW5ZibmWib6GzQzoD827MviavicUnyxssgzJGw3Y6lSI9fuStLw/0?wx_fmt=jpeg
泉源:水木然
10年前,中央电视台曾举行过一次“品牌中国”的大型宣传活动,评选出了“斲丧者最喜欢的本土品牌榜单”,当时上榜的40个闻名本土品牌,包罗如许一串曾经响当当的名字:大宝、小护士、科龙、夏新、皇明、波导、步步高、万利达、春兰、同方、爱国者、奥克斯、奥康、波司登、恒源祥、雅戈尔、七匹狼、李宁、三枪、杉杉……
如今10年已往了,它们在哪儿?
我们惊讶的发现上面这些品牌要么被外资收购、要么早已转型房地产、要么还在苟延残喘。除了华为异军突起之外,大量曾经发愤打造国际闻名品牌的中国企业,曾经的宏图雄心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中国本土品牌在斲丧品范畴可以用溃败来形容。
而同时,这10年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古迹,从第五位一越成为天下第二,中国GDP总量如今已经是排在反面的日、德、法三国的总和。
10年前,我们曾理所固然的以为,按照日本、韩国的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些企业中将发展出来一批天下级的品牌,犹如松下和丰田,成为国家的左脸和右脸。假如做不到,至少在家电、汽车、服装、化装品、食品饮料等主流斲丧品范畴,本土品牌会渐渐替换入口品牌,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在产物风致和代价上趋近于国际品牌。
诺基亚倒下的时间,其CEO奥利拉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我信托,每一位倒在打造本土名牌路上的中国企业家心田都忙着为这句话点赞。
10年前,险些全部的中国企业将打造闻名品牌当作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创建品牌——获取品牌溢价——提升产物风致——代价链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更好的品牌效应——更高的品牌溢价……
http://mmbiz.qpic.cn/mmbiz/xibK7xmJlMl4icxUxMjZicKDw9HkNuJvv82JkNxGLrXicoqbLzbExrZwrvfzWzlfR9aCq2QhtClSAF7C7k5tIUYqQg/640?wx_fmt=png
其广泛的做法是:在主流媒体上大规模投放广告;约请国内或国际最具着名度的明星担当代言人;在国表里高价的贸易体或街道设置专卖店;约请具有国际顶级大牌从业履历的筹划师、工程师和司理人;采购或研发风致更好的制造装备和零配件;不停研发新产物;进步产物格量尺度。这险些也是近几十年来天下各国斲丧品品牌打造的尺度流程。
然而这一招渐渐不灵了。为什么不灵了?
由于中国这10年的发展是蛮横的发展,蛮横到什么水平呢?代价的高低成为唯一的竞争要素。当赝品和真货竞争的时间,赝品胜;当恭敬知识产权和陵犯知识产权的产物竞争的时间,陵犯知识产权的胜;当低质低价和高质高价竞争时,低质低价胜。
也可以绝不客气的说:这也恰恰是中国经济出奇制胜的关键!
另一方面,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期间,也正是这10年,一个变革在静静发生:以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零售商敏捷崛起的时期,电子商务的崛起使这统统经典理论和履历全部实效了。
各种“电商平台”如狂魔乱舞,在贩卖环节根本不交税,员工也大多接纳机动就业方式,在劳动保障方面付出较少,这让它们在代价竞争中更胜一筹。而对于必须依赖斲丧者通过实体店体验打造品牌的企业来说,极重的税负、房租、员工本钱和各类如消防、用电、防疫、社保等方面寻租导致的各项非税收获本却无法克制。
这种“低价是王道”的代价观,摧毁了依赖传统路径打造品牌的信心,生产低质低价的产物变成最理性的选择,浩繁中国企业打造品牌实现转型的空想便如许被无情地击碎。
当企业依照传统分销方式向市场投放一款新产物的时间,第二天在网上就出现同款产物,代价远远低于店肆零售价,看上去厂家好像也没丧失什么,还是按原价出货。但在厂家原来的代价体系中,分配给批发商、零售商、广告商、售货员等的那部分资金没有了,而这些机构和个体原来就是一个品牌代价体验的构成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就只能产生大路货,而不大概产生名牌。
一双名牌鞋子的代价链,除了产物本身,还包罗广告创意文案和导演团队与名演员或名模相助拍摄的广告大片,广告片在电视的播放和报刊的刊载,极具筹划感的包装,选址和装潢一流的门店,练习有素的售货员过细入微的服务,而当这统统变成一张业余模特的照片和一位快递小哥送货上门时,还能剩下什么呢?
当本土品牌进阶的梯子被抽掉之后,那些本已站在高处的国际品牌就彻底失去了竞争对手,原来已经萎缩的品牌占据率又渐渐规复,而曾经靠近崛起的本土斲丧品品牌终极团体溃败。
因此,中国只剩下两种产物:国际大牌和淘宝货。
那些各处的大巨微小的工厂,生产的低端产物堆满了中国人的购物车。中国的GDP就是如许堆积起来的,依赖低端制造业的拉动。乃至赝品、仿货满天飞舞。
马云在这次315动员会上说:“假如把天猫关了,把淘宝关了,中国以后无赝品,那么我们立刻就关。标题是关了没用,清除阿里巴巴轻易,清除赝品难!”
困扰中国的赝品标题,犹如另一外一层雾霾。打假就像管理雾霾,光管理一个地方是没有用的。赝品、劣质货横生了那么多年,怎么是说除的就除的。
http://mmbiz.qpic.cn/mmbiz/xibK7xmJlMl4icxUxMjZicKDw9HkNuJvv82g8osvwhxYBl2rOIlLUIfS4ZwibteQSxbBYP81szmGibdS8ErGx5oMODA/640?wx_fmt=png
水木然点评: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品味,就有什么样的商品;有什么样的斲丧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这是根本逻辑。
你和我是怎么样的,中国就是怎么样的。
假如把那些人从淘宝赶到京东、微店,绝对不即是乐成,必须要让这些人在京东、微店平台也无法生存。赝品的背后,是知识产权的随意抄袭,是当局部分羁系的缺失,是中国诚信的丧失,这些是你和我能办理的呢?是马云本身能办理的吗?
渴望在那里?
中国斲丧品品牌的团体溃败表明,至少在中国,被各发达国家验证过的传统品牌打造模式已经闭幕。但是,中国这片复杂的热土也在燃气创新的星星之火。
我们须要看到的是: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品牌和格局趋于更多、更新、更快、性价比更高。而很多电商品牌却越来越契合了这种需求。
好比电商品牌“韩都衣舍”在天下共有200余家供应商,由于如今有很多小的加工企业,100条起做是可以继承的。这种应变和反应本领非常强大。纵然是一件单品,传统企业一开工仍然是10万条!但它们却可以将一件单品从100件起做。
我们须要看到的是:电子商务的将来就是定制和外包!斲丧者开始导供应链,这条链条的出发点是斲丧者发起需求,由此形成定制,然后履历层层外包,分解性生产。再有物流快递将产物送到斲丧者手中。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被摧毁重修。
我们须要看到的是:在产能严肃过剩的情况之下,以后的产物,必须拥有附加值,也就是赋予它以品德化的内涵,如许斲丧者才乐意被感动,才乐意卖单。
我们须要知道的是:德国人也曾从英国“偷”来样品,仿制生产,然后又当作便宜处理处罚商品,倾销到英国本土及殖民地。在当时,德国产物就是“价廉货次”代名词。
我们须要明白的是:无论是赝品横生,还是传统企业关门,都只是一个阶段性产物。只要耐心思考,使用好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这两个工具,肯定能燃起新的渴望!
水木然末了再送给传统企业一句话:从大订单模式走向小订单生产,是将来企业出奇制胜的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