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七宗罪:饕餮、抵押至上、风险无定价……
http://img03.store.sogou.com/net/a/04/link?appid=100520031&w=710&url=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2FOiaJJBFdYFW5jM5Q920LVmSaxT9vFibJ5kU0M5eDfQsVRibVjmtTzk5SmIfQu7YiagBFAvNjlDKUuYMiaWfyxVeKHNQ%2F640%3Fwx_fmt%3Djpeg%26wx_lazy%3D1写这篇是为了兑现对一位老领导的答应。银行是个能让我们不时反思那一深刻哲学标题的行业:我们存在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相比那些在天下上某个角落、某个时候、正在以某种方式改变天下的硅谷传奇们,我业界固然无处不在、权高位重、无法忽视、不忍直视;但如果您想知道“贵业界本日为人类、为地球做了什么”?很显着是问错了对象。
我业界迩来固然没有为社会为人类为地球做过些什么,由于正忙着月末、季末、半年末冲指标。领导们每天朝思暮想的改革,始终无法逾越利润的使命,末了大概仅仅是为了给咨询公司口饭吃。
荣幸的是,在我尚短浅的银行职业生活中,偶然机碰到许多堪称业界本心的银行领导。在身不由己的表象下,他们对自己做出的每个决议,都是经365度环视过的。引用此中一位老领导的话:做决议就像打球,偶然间打几个Par,偶然间打几个鸟;只要不是逆着风儿打,都是好球。
回到开篇的那位老领导。在某次路演之后,他问了我一个有点不寒而栗的标题:“怎样决议才不会毁了一家银行?”
我对他说,我还年轻,不谙世事,不大概从您的高度鸟瞰全局、权衡利弊。
但是我喜好看影戏,由于影戏里什么都有。
您的标题,可以从大卫·芬奇老师的影戏《七宗罪》中探求答案。
天主教教义将人类恶行分为七个大类,大概叫七宗罪。根据对“爱”的违背水平差别,依次排序为:傲慢、妒忌、愤怒、懶惰、贪婪、暴食及色欲。大卫·芬奇老师的这部影戏固然很暴力,但却以一种堪称经典的伎俩,从亘古未有的高度表明了宗教教义对人性这几大惨淡的界说。
那么标题来了:人性的惨淡面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挑出这七种出来作为人类的“原罪”?
着实原理就像生物课中的卵原细胞分裂: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复制出低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直至天生人体构造。这七种罪之以是能配上“原”这个光荣称呼,是由于它们会引发其他恶行:比如贪食会带来过多的欲望、欲望引发贪婪、直至犯罪。这七种原罪,会陵犯人的灵性,而灵性一旦被蚀,剩下的就是时间的发酵了。
同样原理,银行也有七宗罪。
而且由于我业界“people business”的特性,它们和人性的七宗罪根本上是相通的。搞砸一家银行根本缘故起因,肯定是下面这七种原罪中的一种;任何一项,都有大概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原罪一,太过增长(饕餮)
原罪二,太过会合(好色)
原罪三,太过依靠抵押(懒惰)
原罪四,己所不欲,却施于人,为卖而买(比如次贷证券化)(诱骗)
原罪五,逻辑扭曲的两道防线(信审和风险订价)(傲慢)
原罪六,主座意志和指令放贷(贪婪)
原罪七,借新还旧常青不衰(诱骗)
我临时还too young,too simple,固然不大概自己总结出这七项。这是一位分析银行风险快要30年、我非常恭敬的一位导师所授。他说,我的工作是吃大量盐,走大量桥,亲历或阅读无数,终极沉淀出这七项;而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当下和将来,切身履历,发现汗青不绝重复的影子;趁便走出一条离开这deadend死循环的通幽曲径。
这后半句使命听起来让人提心吊胆,但是前半句并不难做到,由于这七条原罪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安若泰山地找到一个经典的失败案例来搭配。而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码几篇字,和我业界的同砚们小小共鸣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