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鹿集团资本变形记 :曾陷亿元民间借贷官司
腾讯财经 周纯 、许文苗 发自北京 |编辑:闫铮、伯玲“当中国影戏票房到达10亿的时间,我在发展企业;当票房到达100亿的时间,我在关注;当票房到达200亿的时间,我在观察;当票房到达300亿的时间,我要脱手了。”这是上海快鹿投资(团体)有限公司(下称快鹿团体)董事长施建祥给出的进入中国影戏投资来由。
然而,快鹿团体刚刚涉足中国影戏行业就遭遇了严峻的危急。
2016年春节事后,关于快鹿团体打着投资影戏《叶问3》的旌旗、通过旗下多个金融平台违规召募资金的质疑不停。
3月份,随着《叶问3》公映,快鹿团体又深陷票房造假、重复募资的质疑漩涡。
面对质疑,快鹿团体自称为年产值超1000亿的大型民企团体,并否认了票房造假以及金融产物的标题。
但腾讯财经《棱镜》通过观察发现,快鹿团体的资金、红利状态并没有快鹿团体回应的那么康健,其曾陷入亿元民间借贷官司,在差别场合披露的利润数字有巨大差别。别的,快鹿团体通过一系列布局,创建了所谓的“互联网+影戏+金融”模式,这一模式所产生的关联生意业务是否涉嫌非法集资也仍未得到明白的表明。
布局进入影戏行业
刘石(应采访对象要求,此为化名)是一家影戏投资公司的老板,影戏行业的“老炮”,曾经到场过《叶问1》和《叶问2》两部影片的投资。但他从未想过《叶问3》会云云之快与他无缘。
2013年初,《叶问》系列出品人黄百鸣对外公布,旗下的天马影视将斥资1.5亿开拍3D版《叶问3》。
厥后,刘石找到了黄百鸣,想谈相助投资该影片事件,但黄百鸣给他的答案令他不测。
“当我找黄百鸣谈投资《叶问3》时,黄百鸣体现已经找到投资方了,而且投资方会接纳一些非传统的资源运作方式来操纵这个项目。”刘石告诉《棱镜》,由于项目涉及债券、对赌协议、票房收益权买断等伎俩,“我当时以为如许运作的风险性太高,于是选择退出。”
另一位同样曾到场前两部《叶问》影戏的投资人,也告诉《棱镜》,黄百鸣并没有找原先的投资人,而是单独和快鹿团体告竣了投资协议。这两名对《叶问》系列影戏投资非常相识的影戏业资深人士,分别向《棱镜》证明,《叶问3》的现实投资人就是快鹿团体一家,尚有一家机构仅挂名而已。
工商资料表现,快鹿团体创建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源20亿元,股东包罗上海快鹿实业有限公司、施建兴、谷平,施建祥为董事局主席。旗下至少控股或参股了16家公司,此中2014年是扩张最敏捷的一年,旗下公司数由6家扩展至15家。
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228/134/2034/132295248.jpg
快鹿团体的业务呈多元化,早期生产电线电缆、涉足房地产、国际商业等等,2012年之前还发起设立了上海长宁东虹桥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东虹桥融资包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虹桥包管),这可以视为快鹿团体金融业务的开端。
从2011年开始,快鹿团体开始投资一系列影戏。根据快鹿团体的宣传资料表现,2014年,快鹿团体到场投资拍摄了《敢死队4》;投资6000万美元拍拍照戏《第一滴血》;投资3亿元与上影团体相助影戏《魔咒钢琴》;斥资3亿元人与中影团体制作《大轰炸》。
在快速投资进入影戏圈的同时,快鹿团体在2014年前后开始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来投资影视文化财产,探索“互联网+影戏+金融”的模式。
按照互联网金融垂直流派零壹财经的统计,快鹿团体控制了中海投金控、东虹桥包管、东虹桥小贷、东虹桥金融在线、东虹桥资管、新盛典当、基冉资产、当天金融、当天财产、趣豆理财、菜苗金融、洋火快鹿基金等金融类平台。
别的,2015年9月,快鹿团体还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业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入股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002278.SZ),成为最大股东;更早之前,施建祥成为港股上市公司十方控股(01831.HK)第二大股东,持股13.26%。
在搭建这一系列金融平台的过程中,快鹿团体开始了以影戏产物为标的的资源运作,最为范例的就是此次陷入舆论漩涡的《叶问3》。
“左手倒右手”
快鹿团体在《叶问3》项目标操纵中,最受质疑的一点是——快鹿团体先以文化财产基金的名义募资用于影戏筹拍,随后又通过自己旗下的上市公司,来购买自己投拍影戏的票房收益权——是否在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资源运作来拉升股价,快鹿团体在公告中并未对此作正面回应。
2013年7月,赛越投资公司网站贴着名为“上海合禾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合禾影视)文化财产基金:称基金操持规模5000万元,资金将用于增补合禾影视筹谋性活动资金,包管方东虹桥包管公司。次年3月,一个名叫江川海的财产顾问在新浪博客上宣传出售同类基金,总融资额度为1.5亿元,限期为12个月。
工商信息表现,合禾影视在当时发行基金时的控股股东是快鹿团体,随后为两位自然人全部。
根据工商资料,在2013年10月之前,合禾影视控股股东是上海金融文化团结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金文联),控股比例曾高达91.43%。而上海金文联的股东为快鹿团体和上海东虹桥金融控股团体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团体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上海金文联转让合禾影视控股权,上海东虹桥金融控股团体有限公司成为合禾影视的控股股东。
2015年10月16日,合禾影视发生股权变动,股东由上海中海金融控股团体有限公司、李微变动为自然人江海洋和彭明达,现在尚未查到转让金额。
公开资料表现,江海洋曾到场《城南往事》、《小街》等影片的制作,现在是合禾影视董事长,负责监制《叶问3》和《大轰炸》等快鹿团体到场投资的影片。
2016年2月23日,快鹿团体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十方控股(1831.HK)以约1.1亿人民币从合禾影视收购《叶问3》中国大陆地区55%票房收益权。
2月24日,快鹿团体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002278.SZ)出资4900万元认购上海规高投资管理合资企业有限合资人(LP)份额,投资标的为《叶问3》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消息公布当天,神开股份涨停。
公告表现,当到达10亿票房的时间,神开股份将得到8%的收益,票房越高收益越高。上海中海投金控为基金的平常合资人《叶问3》提供10亿元的票房保底允许。若基金收益小于或便是0,则由中海投金控补足本金和预期收益,这意味着神开股份的这项投资没有任何风险。
做保底允许的上海中海投金控,与快鹿团体关系密切。上海中海投金控与快鹿团体曾经控股过合禾影视。
3月4日,《叶问3》在中国大陆上映当天,十方控股大涨22.03%;而神开股份在当天涨6.53%。但在《叶问3》涉嫌票房造假的风波出现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停止3月11日收盘,神开股份迎来“五连阴”,已往一周股价下跌18.01%,收于12.70元/股。十方控股在履历了本周前四个生意业务日后,周五收涨,股价为1.47港元/股,已往一周下跌59.17%。
现实上,快鹿团体的“影戏+金融”模式在影戏圈内早有先例。2015年9月,影戏《港囧》上映之前,徐峥持股的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以1.5亿元的代价向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购买了《港囧》47.5%的票房收益权,北京真乐道正是徐峥的工作室、《港囧》的投资方。如许的操纵不光让徐峥不光在《港囧》上映前就提前兑现了收益,而且从不停上涨的股价当中又赚了一笔。
而在2016年春节档影片《尤物鱼》上映前,金融配景深厚,善于资源运作的和和影业作为主发起方,计划了一款基金产物,光线传媒、龙腾艺都等发行方举行认购,为《尤物鱼》开出了18亿的保底金额,而《尤物鱼》票房屡破记载,也让保底发行的各方大赚一笔。
不外,相较它的“先辈”,《叶问3》的操纵更加复杂。如是娱乐法首创人、CEO刘莐以为《叶问3》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涉及关联生意业务、上市公司事件,又涉嫌非法集资、卖弄票房等法律和政策上的风险。
重复募资之谜
快鹿团体毕竟为《叶问3》的拍摄与发行召募了多少资金?外界不得而知。但根据刘石所相识到的《叶问3》资源陡增的情况,快鹿团体的召募资金不会太少。
在《叶问3》开拍前,香港媒体曝出黄百鸣出品的《开心邪术》票房败北,导致资金链锁紧。2011年12月上映的《开心邪术》本地票房仅2000多万。
刘石告诉《棱镜》,《叶问》系列前两部的本地投资资源不外几千万,而第三部的资源号称上亿。
资源的增长也意味着投资额增长。除了通过合禾影视文化财产基金融资1.5亿,快鹿团体在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上频仍召募资金。
在苏宁众筹平台上,一款《叶问3》影视众筹的产物,已经超额募资810%,共筹集资金4050万元,预期年化增值收益为8%,召募时间为2015年10月28日到11月8日,距3月份该影戏开机已7个月。苏宁众筹平台的工作职员告诉《棱镜》,与股权众筹差别的是,该产物超额募得的资金也会归募资人全部,平台收取1.5%的手续费。
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252/134/2034/132295272.jpg
在零壹财经合资人董云峰看来,苏宁众筹固然名义上是众筹平台,但其发起的《叶问3》众筹,实质是还本付息的债权型众筹,也就是P2P借贷。
雷同的借贷还出如今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平台:如“海投汇”(一家P2P平台)上《叶问3》一期募资200万元、玖那边金融在线募资约414万元、当天金融平台上募资30万元等等。
据零壹财经统计,《叶问3》的资金方来自至少18家P2P平台,此中不少为快鹿团体的关联公司。
资金泉源涉及云云多的平台,是否会出现重复募资?对此,金鹿财行实行总裁张伯伟在担当媒体采访时体现,在与《叶问3》发行方相助时,他们要责备部对外融资举动必须通过易联天下平台,以防止超募和重复募资。
根据官网先容,易联天下是上海金鹿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创建的金融资产生意业务平台,只针对公司用户。
张伯伟称,“易联天下是一个借贷信息的拉拢平台,全部融资方我们都一清二楚,而且均由易联天下先容。举个例子,股票的二级生意业务市场会不会上市公司只有100万股,但是卖出了凌驾100万股?”
按照张伯伟的说法,《叶问3》全部对外召募的资金都会归集到这个平台。
《棱镜》查阅易联天下“易影业”280多个项目发现,停止3月9日,《叶问3》已完成转让项目标金额约5000万元,正在举行中的转让项目为1146.03万元。项目先容称,该笔资产为某资管公司债权转让项目,该资管公司从属某大型投资团体。乞贷人为上海某着名影视投资公司,乞贷用途投资项目《叶问3》。
易联天下工作职员对《棱镜》体现,易联天下平台重要用于影戏众筹实物的发放,如影戏票、礼品等,并告诉《棱镜》“不要轻信谎言,项目非常正常。”而对于易影业的项目与苏宁众筹项目是否重合的问询,对方体现并不清晰,停止发稿,易联天下也未复兴《棱镜》上述标题。
值得一提的是,易联天下网站展示的浩繁相助机构中,包罗不少P2P平台。《棱镜》向此中一家P2P平台公关负责人问询其相助模式,该负责人体现,并没听说过易联天下这一平台,更谈不上与其有相助关系。
易联天下客服则体现,上述P2P平台有员工在易联天下注册了会员,因此被公司列入相助对象。对于易联天下这种操纵伎俩,上述P2P平台公关负责人体现很惊奇。二据易联天下官网先容,现在已有2000多家公司入驻该平台。
在易联天下“易影业”板块下,至少有4部影戏正在融资,据《棱镜》统计,此中影戏《敢死队4》募资额靠近8000万元。
陷亿元民间借贷官司
对于外界关于《叶问3》重复融资的质疑,快鹿团体3月9日在官网发表声明称,快鹿是一家年产值1093亿的大型民营企业团体,有多渠道融资源事,现在银行贷款不敷1亿,有自己投资的银行和投资控股的小额贷款公司,“我们根本没须要举行任何重复融资和非法融资。”
不外,根据快鹿团体在入股神开股份时,披露的近来三年及一期的重要财政情况来看,2013年至2015年1-8月,快鹿团体的业务总收入分别为5.5亿元、102亿元、510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45亿元、1.28亿元。
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223/134/2034/132295243.jpg
一位恒久研究上市公司财报的分析人士告诉《棱镜》,快鹿团体的业务总收入近三年呈多少倍数增长,但净利润却几无厘革,不扫除通过商业业务来做大团体规模的大概。一样平常而言,商业生意业务额大,但利润菲薄。在快鹿团体官网上,“外洋投资与国际商业”被列为团体六大焦点业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快鹿团体官网声称,2015年该团体创造利润100亿元人民币。这与财报所披露的“2015年1-8月净利润1.28亿元”相距甚远。假如两个数据都没有标题,这意味着,快鹿团体在2015年末了4个月,必要创造整年近99%的利润。
别的,自称银行贷款不敷1亿的快鹿团体,近几年却深陷民间借贷官司。《棱镜》查阅一份《上海元申实业有限公司等诉施建祥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二审民事讯断书》表现,2012年7月3日,施建祥、施建兴因对外投资金融服务必要,向元申公司乞贷3000万元,约定乞贷限期为1个月,月利率3%(即年化36%),每逾期一天需负担未还金额2‰的违约金。
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7/135/2034/132295282.jpg
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8/135/2034/132295283.jpg
而在更早期的2011年12月26日、2012年2月10日、2012年2月11日,施建祥、施建兴分别与案外人陈某签订《乞贷协议》,共计向陈某乞贷8400万元。
直到2013年2月8日,快鹿公司才向元申公司汇款300万元利钱。2013年9月27日,在与陈某、元申公司一同协商的过程中,快鹿团体称会积极面对,并将如数归还。“但是鉴于严肃的经济形势,施建祥、快鹿团体现在面对困难。”
随后元申公司将施建祥、施建兴及快鹿团体诉至法院,2015年3月25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讯断:施建祥、施建兴应于原审讯断见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元申公司乞贷本金3000万元,并付出自2012年7月4日起至2012年8月11日止的利钱,以及自2012年8月12日起至乞贷清偿之日止的违约金,均按照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盘算。别的,快鹿团体对债务负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叶问3》因票房造假遭到广电总局约谈后,一部原来被外界看好的影戏正遭遇信誉危急,给其终极票房增长了不确定性,而那些以该片票房收益权为标的的融资项目,其本息兑付也蒙上一层阴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