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aw1234 发表于 2020-10-3 07:26:26

华钰澄皇:尚无大量财务并购基金

  对“PE+上市公司”持观望态度的投资机构指出,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基金应重视被投企业独立发展和上市的可能性。


  “我们会考虑和上市公司合作,但前提是保持投资的独立性。”一位投资机构的合伙人认为,如果是为上市公司“定制”的基金,风险将可能包括选择不到最优秀的企业家、项目的投后运营和管理难以独立、退出后的收益空间业绩将受到限制。


  也有受访机构对这类合作模式持完全否定态度。


  “确实很多人来找我们。我们的品牌好、名气大,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和我们一起搞这么个基金可能股价会涨,对我们来讲肯定不会吃亏的。但这明摆着是不合适的,对小股东是不公平的。”一家大型PE机构的合伙人指出,上市公司为PE基金做品牌背书、后续再高价将项目收购,这是仅仅在A股市场存在的,而且每一步都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

dongliming10000 发表于 2020-10-3 07:26:57

王彪文指出,目前以PE主导的并购项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主要是依附在实业,依附在运营、战略,以及实业的种种需求,特别是上市公司;真正的并购基金是以金融回报为主导,背后的主力都是独立的财务团队,而不是产业为主导。


  也有很多上市公司以纯粹LP角色,参与财务性并购(投资)基金。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全体LP共披露可投资本量为6.6万亿元(65910.19亿人民币),上市公司可投资本量以1.6万亿元(16261.93亿人民币)领跑,占比为24.7%;公共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LP的可投资资本量占比分别为17.5%以及14.8%。


  对于国内市场尚无大量财务型并购基金出现的原因,一位PE机构的负责人分析:“美国PE投资的大项目几乎都是并购项目。并不是说美国的公司没有增长了,才出现了并购基金的投资机会,而是美国公司本来就是由职业经理人管理,过了关注‘公司是谁的’的阶段,由新的公司将公司运作得更好是很正常的事情。”

fgr5v5uj9s 发表于 2020-10-3 07:27:43

  “十年前全民PE年代,我们享受的是政策红利,投的是长大期IPO项目,没有行业细分,也没有阶段细分,全看什么企业能上IPO。今天我们看到很明确的,早期往VC、天使方面走,后期出现产业并购基金。”王彪文说,最牛的投资人终究希望自己创业,在实业里积累了足够投资能力和并购经验的投资人会愿意成立自己的投资机构,中国迟早会出现一群非常成功的类似KKR的并购基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钰澄皇:尚无大量财务并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