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区块链网络上海枢纽加速建设
记者近日从上海数据集团主办、上海浦江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区块链创新应用场景大会上获悉,以浦江数链为底座,上海联合97家链主单位,推进107个区块链业务场景建设,迄今已上线场景逾50个。今年,上海力争在供应链、航运贸易领域走出区块链应用全国标杆。上海数据集团旗下浦江数链,是上海城市级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于2023年11月上线,服务于千行百业的建链上链、联链成网。
目前,国企和在沪央企是区块链应用主力军,已有56家央企、国企共推动约80个场景建设。
如东浩兰生国贸集团,打造了“智贸链通”出口退税区块链平台。集团业务管理中心总经理倪明祺介绍,出口流程中,合作伙伴各建系统、信息割裂、信任成本高。传统的出口退税流程手续烦琐,且存在人工操作失误和人工干预风险,常陷入一种无奈循环,税务部门担心退税欺诈而不断强化审核,出口企业则因退税结算周期长而饱受资金周转压力。建链上链,民企同样积极。如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利用浦江数链建成了“有色安心链”,链上交易额去年达2238亿元。中心董事长董谌感慨,交易中心之所以能取得产业链上下游那些规模比自己大得多的企业的信任,吸引它们将传统业务搬到交易中心来做,磁石就在区块链。
正如上海市数据局城市数字化转型处处长钱晓所言,场景创新并非一锤子买卖,要让各类链主持续运行,关键两点,一是链上监管体系,二是价值分配体系。记者发现,已上线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中,不乏各方都有动力上链的好苗子。如“浦江从法链”,切中了近年来普惠金融案件中的痛点——一方面,银行自认为确凿的电子证据,因不符合司法要求,法院不认;另一方面,法官人数有限,难以应对激增的案件量,办案质效均难提升,金融机构的核销周期被拉长。 区块链的防篡改、强溯源特性,与最强调证据的司法场景天然契合。据悉,“浦江从法链”已吸引浦发等多家银行上链,并实现与法院司法链的跨链协同。以其中“证据指引智能合约”功能为例,银行在操作贷款业务时,智能合约会自动指导银行,将万一发生诉讼时所要用到的证据全部链上存证,即“上链保全”。法官受理案件时,可进行跨链审查核验,并依据可信数据见到清晰的事实全貌——当事人做了人脸识别、当事人同意贷款、当事人当时确有还款能力、当事人现在就是不还款……该有的证据一个不少且合规,法官便可加速审判。所以,当司法遇上区块链,就两个字——“服帖 上海数据集团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