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到底是政治家还是商人?
#川普是披着外衣的商人?#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与华尔街资本的深度绑定,暴露出其政策制定中难以忽视的利益输送嫌疑。这种 "政策震荡 - 资本套利 - 权力变现" 的链条,本质是将国家经济工具异化为个人与特定利益集团的牟利手段,其运作机制与潜在风险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策震荡与资本套利的闭环
1. 市场波动的精准操控
特朗普通过关税政策的反复调整制造市场巨震,为资本集团创造套利空间。例如:
2025 年 4 月 9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 "买入良机" 后,其控股的 "真相社交" 母公司股价单日暴涨 22%,家族持股增值 4 亿美元。仅 3 小时后,他宣布暂停加征关税,美股三大指数应声反弹,而在此前数分钟,数笔数百万美元的神秘期权交易已精准押注市场反转。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指出,在特朗普宣布进行关税战之后的短短六天内,特朗普家族及其追随者竟收割了高达 1600 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其中,特朗普家族自身收益超过 400 亿美元,这一数字让人不禁怀疑,这场关税战是否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别样的 “使命”。
政策工具化:将关税作为市场调控手段,通过 "加征 - 暂停 - 再加码" 的循环(如对中国商品关税从 10% 飙升至 125%),人为制造波动率,为高频交易、期权套利等金融操作提供温床。摩根大通一季度股票交易收入增长 48%,创历史新高,正是这种波动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2. 内幕交易的制度性漏洞
特朗普团队利用政策信息优势进行资本操作,形成 "监管俘获 - 信息垄断 - 利益输送" 链条:
(1).官员持股与交易: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被曝在关税政策公布前做空美股、做多美债,通过市场暴跌获利;
(2).豁免权寻租:2018-2019 年特朗普首任期内,50 万份关税豁免申请中,向共和党献金的企业获批率高出民主党支持者 3 倍,这种 "政治献金换政策倾斜" 的模式,实质是将公共政策异化为私人交易工具;
(3).政策信息不对称:白宫官员在关税政策出台前向对冲基金透露关键信息,例如 2025 年 3 月 4 日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决定公布前,部分机构已提前布局空单,单日获利超 10 亿美元。
二、权力资本化的制度性腐败
1. 华尔街精英的深度渗透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决策层与金融资本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盛系掌权:财政部长努钦、白宫经济顾问鲍威尔等均有高盛背景,他们主导的减税与放松监管政策(如撤销对 Coinbase 的指控)直接利好金融资本;
旋转门机制:前高盛高管加里科恩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期间,推动《21 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为加密货币开辟监管灰色地带,特朗普家族的 TRUMP 币等项目得以快速上市;
政策顾问的利益关联:"加密沙皇" 戴维萨克斯既是政府官员,也是 FTX 等加密交易所的顾问,其制定的政策明显偏向加密货币行业。
2. 关税政策的利益输送网络
特朗普通过关税政策构建 "权力 - 资本" 利益共同体:
企业豁免权交易:通用汽车、福特等企业通过游说获得关税豁免,作为交换,它们向特朗普竞选基金捐款超 2000 万美元;
跨国资本的双重套利:华尔街资本通过 "离岸避税 - 关税豁免 - 利润回流" 模式,将苹果、特斯拉等企业的海外利润以低成本回流美国。例如,苹果公司利用关税豁免机制,将中国生产的 iPhone 关税从 25% 降至 0%,节省成本超 50 亿美元;
大宗商品投机:特朗普对钢铁、铝加征关税后,嘉吉、嘉能可等大宗商品巨头通过囤积库存、操纵期货价格,单季度利润增长 45%。
三、系统性风险与全球冲击
1. 美国经济的结构性损伤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长期损害远超短期金融收益:
消费者成本上升:美国家庭年均因关税多支付 830 美元,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被迫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 CPI 同比上涨 0.5 个百分点;
制造业回流失败:尽管特朗普宣称要 "让美国再次伟大",但 2025 年制造业就业岗位仅增加 12 万个,远低于预期的 50 万个,而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被迫裁员 18 万人;
金融市场扭曲:高频交易公司利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通过算法交易收割散户,2025 年一季度散户在美股的净流出达 320 亿美元。
2. 全球秩序的重构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国际金融格局:
美元霸权的新型工具:通过稳定币 USD1 与国债的循环机制,美元境外流动性加速回流美国,2025 年第一季度美元指数上涨 5%,美债收益率攀升至 4.45%;
技术标准的争夺:推动美国主导的 Solana 区块链成为全球标准,与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形成竞争,这种 "技术脱钩" 可能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分裂;
地缘政治工具化:在俄乌冲突中,美国通过加密货币制裁俄罗斯,同时允许以色列通过 TRUMP 币筹集军费,暴露 "技术中立" 的虚伪性。
四、历史镜鉴与制度反思
1. 镀金时代的影子
特朗普的政策与 19 世纪末美国 "镀金时代" 的 "裙带资本主义" 高度相似:
垄断资本与政治联姻:摩根、洛克菲勒等巨头通过操纵关税、铁路政策获取暴利,而特朗普时代的高盛、贝莱德等机构同样通过政策寻租巩固地位;
社会撕裂加剧:19 世纪末的贫富差距导致民粹主义兴起,而当前美国基尼系数已达 0.48,关税战进一步激化阶层矛盾,2025 年 4 月爆发的 1400 场抗议中,关税议题成为重要导火索。
2. 制度性腐败的治理困境
美国现行制度难以有效遏制权力资本化:
监管缺位:SEC 对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项目(如 TRUMP 币)未采取行动,反而撤销对 Coinbase 的指控,被批评为 "监管寻租";
法律漏洞:尽管《反海外腐败法》禁止官员受贿,但对 "旋转门"、政治献金等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导致腐败常态化;
媒体操控:特朗普通过 "真相社交" 等平台直接影响市场情绪,将社交媒体异化为政策工具,而传统媒体对此缺乏制衡能力。
结语:权力资本化的危险实验
特朗普的关税战本质是将国家经济政策异化为个人与资本集团牟利的工具。这种 "政策震荡 - 资本套利 - 权力变现" 的模式,不仅加剧了市场投机和社会撕裂,更动摇了美国民主制度的根基。从历史维度看,这是全球化退潮期权力与资本深度勾结的缩影,其影响将远超经济领域,成为 21 世纪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变量。而如何在权力与资本之间建立防火墙,将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共同挑战。 都不是,是综艺节目嘉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