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0023 发表于 3 天前

战鹰这波春兰基金节奏,来的莫名其妙

最近吧里又来带战鹰春兰基金节奏的了。看内容无非如下:
1.战鹰家庭收入构成“明显”不符合低保线标准,那么战鹰的春兰基金是怎么申请得来的呢?
2.如果战鹰的春兰基金是通过不当方式获得的,那么这实在是罪大恶极,侵占了别人可能的名额,让需要帮助的人不能获得资助。
针对此事简单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我国最近一位春兰杯冠军镇楼

kinglam12 发表于 3 天前

首先说1:
春兰杯官网写的很明白:该基金的主要资助对象的其中之一条件:“家庭生活水平接近或低于当地城市最低保障线。”
部分人将该条件等价为“收入≤低保”。这是完全错误的解读。春兰杯赞助的是围棋,资助的是适龄有天赋的棋童,不是慈善单位。自然地,资助对象的“日常成本”必须包含学棋花销,不是大街上随便一个乞丐春兰集团都要去资助的。
一些人盯着战鹰家庭的收入,觉得她家收入不可能低于每月几百块钱,进而不符合资助条件,完全是不怀好意地曲解原意。什么围棋道场的月均开销仅仅每月几百块钱?业余兴趣班性质的道场都不止,更遑论冲段道场?旁的不说,中国最近一位春兰杯冠军檀啸,也曾受过春兰基金的资助。而檀啸小时候在聂道学棋,月度大几千的开销和收入低保线相去甚远,为何春兰集团也要资助?

keai001 发表于 3 天前

拿收入低保混淆视听,却丝毫不提及最重要的一点——你得需要学习围棋,并证明在围棋上具有发展潜质。他既不看你的收入,又不看你的结余,而看得是你扣除围棋花销之后的结余。拿其他开销来打幌子的,本质上也没有认清这一点。
而厘清这一点后,战鹰的情况就可属正常。她母亲辞职,仅靠其父一方收入,与陈玉侬合租求学。衣食住行的住已经接近最低水平,可想其衣食水平亦不会太高。

lk2p1qdr0e 发表于 3 天前

再说其2:
秉持着2观点的人,要么没看过春兰杯官网,要么别有预谋用心险恶。
春兰杯官网上,其副总明确表示春兰杯的年度资助余额为90名。A,B,C各占20,30,40名。而实际春兰杯每年的资助名额在10~20名左右。资助名额结余这么多,“侵占”名额从何而来?若是名额排的满满当当,尚能理解可能有“暗箱操作”;每年名额80%空置,莫非有棋童家有一手遮天之能?
不知何处谣传提及春兰集团一年就赞助10名棋手。白纸黑字的采访写的清清楚楚,有一年赞助16名也超出额度。这等谣传存在的根基在何处?

12800 发表于 3 天前

楼主id太逆天了

可恶的病毒 发表于 3 天前

我也看到了那个帖子,我还看到个小丑,他发言完把自己帖子删了哈哈哈哈
后面几个人点草他他不见了



he3csk1067 发表于 3 天前

也正因为有1的前提,问题变得很好理解:不同水平,层次,学棋阶段的棋童;在不同城市学棋的棋童,在不同档次道场学棋的棋童,他们在围棋上的开销是不尽相同的。一个家庭本身的收入能维持生计,和在选择围棋后变得拮据并不矛盾,既如此,该拿什么来定义“贫困”呢?

u9jv5753p 发表于 3 天前

一个人东挖西挖终于挖到一个可能黑点,敲锣打鼓,一样。人家基金最重要是给有天赋的人,看你文章,本来就很严格的考核,名额都有大部分空置,而且味精,唐长老也拿过,也是围甲棋手,甚至是世界冠军,就证明人家考核多严格,战鹰考上职业,围甲打了几年足证明其优异,也证明人家企业眼光,一桩美事被一堆人用来别有用心抹黑,真恶心。

ju9h7j6wpl 发表于 3 天前

春兰集团开设春兰基金,本心是给予那些有天赋但生活拮据的小棋手们以鼓励和支持。事实上,对于在聂道葛道冲段的棋童,即使是最高额的4000元补贴,对比起一年十几万的花销也只是聊以慰藉,本身就带有奖助学金的性质。有资格因“学棋”而变得贫困的,往往并不能算贫困的家庭。有资格考虑半途而废的,在踏上半途之前,也早就与“收入低保线”相去甚远。

duduwjf 发表于 3 天前

范廷钰:你说的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战鹰这波春兰基金节奏,来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