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休战”90天!如何抓住投资机会,港险还值得买吗?
一、重磅!中美贸易摩擦按下“暂停键”北京时间5月15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阶段性经贸协议,双方约定在2025年5月14日前完成关税调整:
美国:暂停24%对华商品关税(含港澳)90天,保留10%关税,取消4月部分加税行政令。
中国:同步暂停24%对美关税90天,保留10%,取消反制关税及非关税措施。
关键时间点:90天“缓冲期”后,若谈判顺利,剩余10%关税或进一步调整;若反复,风险可能重燃。
划重点:这不是“彻底和解”,而是阶段性休战,但已释放市场最需要的确定性信号。
二、对普通投资者的4大影响
1 股市机会:
A股/港股:出口链(家电、机械、汽车零部件)、科技(半导体、消费电子)迎反弹窗口。
美股:关税敏感型公司(如苹果、特斯拉)成本压力缓解,中概股情绪回暖。
2 人民币资产:
汇率趋稳(预计短期在7.0-7.2震荡),外资可能回流A股,沪深300、恒生科技指数受益。
3 大宗商品:
铜、铝、原油等工业资源品需求预期提升,但警惕OPEC+增产对冲利好。
4 债券市场: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短期可减配纯债基金,关注中资美元债套利机会(如房企高息债)。
三、香港保险:还能“闭眼入”吗?
1. 短期利好仍在,但长期逻辑生变
美元保单吸引力:中美关系缓和降低外汇管制加码预期,港险“资金出海通道”功能暂保。
汇率套利削弱:若人民币企稳,单纯为“赚汇率差价”买港险的动机减弱,需更关注产品收益本身。
2. 买什么?两类人重点关注
高净值人群:优先配置储蓄分红险(年化3%-4%+美元保值),对冲未来政策不确定性。
中产家庭:用足5万美元外汇额度,可搭配重疾险+小额储蓄险,平衡保障与资产分散。
3. 风险预警
若90天后谈判破裂,香港可能面临资本流动波动,需预留流动性应对保单续费压力。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港险收益率可能跑输部分美股ETF,建议配置比例不超过家庭金融资产的20%。
四、普通人如何操作?3步策略
权益资产:
逢低布局A股ETF(如沪深300ETF、中证红利)、港股科技基金(如恒生科技指数)。
美股关注消费ETF(XLP)、工业板块(XLI)。
防守配置:
黄金仓位保持5%-10%,对冲剩余10%关税风险。
增配境内稳健理财(如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保险规划:
已有港险客户:持有到期,勿因短期波动退保。
新买家:优先选择灵活缴费型分红险(如友邦「盈御多元」、保诚「隽富」),预留政策调整空间。
五、结语:乐观中留一份清醒
此次协议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90天缓冲期后仍有博弈。建议投资者:
短期:抓住情绪修复窗口,但避免ALL IN单一板块。
长期:用港险、黄金构建“安全垫”,用定投平滑市场波动。
记住:投资不是赌协议,而是赌国运——均衡配置,才能穿越周期。
关注我们,回复【关税】获取中美关税敏感行业股票清单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免费领取《2024家庭资产避险指南》
(投资有风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