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记忆--“互助会”
这是一个当年企业内部的一个准金融机构因为那时候银行是不会向个人放贷的,更别提什么什么“信用卡”
这宝那宝......
民间放贷更是被严格取缔。
所以职工临时有个急用钱的情况,只能加入企业内部的“互助会”
由工会牵头,想入会的话,每月工资都要被扣掉几块作为基金。
由厂里或单位的财会负责保管。
职工家里有个为难着窄,急需用钱,就可以到互助会去借钱,应该是限额的,不能让一个人都借空。
应该不收利息。签字画押之后,可以从会计那里直接拿钱。
也不会担心有老赖,因为下月发工资的时候,就按比例直接扣除了。
之所以“分期”是因为要给你留出正常吃饭和过日子的钱。
非常人性化 居然记着这个?我们家就向互助会借过钱 近几年 某宝可以透支 银行信用卡也好办 住房公积金贷款 利息低点 借钱太方便了 每月最少5元,可以多存,年底给退了,60元。
我都赶上了,车间每月开支必须扣,好像没人有意见。
还有一种是打会,就是几个关系好的同事把钱凑一起先让一个人用,这个我没赶上。听说那帮南棒子在望京买房,做生意就这样干。 我们家那一台熊猫台式电扇就是靠着起会买的,当让是我母亲她们车间里面自发的那一种。 生我那年,我爸厂子里还有互助会呢。等后来我上学那阵儿就没了 「骆驼祥子」里祥子想买新车,在一个宅门的老妈子(女佣)就劝他起个“会”,但这属于民间私会,有一定风险
可能被“倒会”,当年单位的互助会是以公家信用为担保,基本零风险。而且无需利息,借多少还多少。比现在的商业借贷,划算很多。
当年到单位借互助会,通常都是救急,实在掰不开镊子了,没有高消费,都一个单位同事,甚至一个大院住着,就算你还,拿着钱去享受,总归不太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