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ongba 发表于 2025-9-20 07:54:30

RWA资产代币化的本质和机遇

Rwa全称是realworldsites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简单说,就是把生活里真实存在的能产生价值的资产比如写字楼,企业债券,光伏电站,街边的充电桩,可持续生产的农产品,等固定投入的资产变成区块链上的数字凭证,这些数字凭证能在链上拆分交易,让原本可能所在原地的资产灵活流动起来
但是Rwa并非人人可发行的,而是传统融资逻辑的链上增强版,其核心价值是让优质真实资产的流动性,突破地域、时间和传统金融制度的限制从发行人视角看Rwa的机遇是十分显著。
其一
融资市场打破地理限制,花旗,渣打,艾德金融等金融机构已入局试点Rwa产品香港,美国等地也形成合规框架资产,可跨境触达欧美,东南亚的投资者,比如在香港发行的链上债券,能由欧洲稳定币基金直接认购。
其二
流动性大幅再造,像写字楼这类原本难拆分变现的资产,可拆成数字份额供全球投资者用稳定币买入,还能在二级市场随时转让,降低资金沉淀成本。
其三
产品形态不断创新,出现在经济模型的动态权益代币,绑定实时运营数据的智能NFT,还能嵌入合规与投资者分级机制。
此外,资金结构更优化,可分层引入机构,散户及跨境资金,跨资产协同也让债券,新能源资产等能在同一链上互相赋能。
不过Rwa的挑战同样突出,合规层面,不同司法辖区对代币跨境资金流动的定义不一,链上账户的匿名性与KYcal要求天然冲突,且跨境资产确权纠纷执行难度极高。
技术上,链上智能合约一旦部署逻辑错误或漏洞难以修改,链上存证也具有不可逆性,后续誉为成本高,投资源结构复杂加密,原生投资者习惯高波动
高流动性,传统投资者更看重合规稳定。
两类人群需求差异大,沟通与教育成本陡增,还存在流动性幻觉,代币在链上看似交易活跃,但底层资产实际难快速变现,线上链下也存在信用断层,底层资产若出现租金违约贬值等问题,链上代币无法自行执行权益,同时前期合规技术开发成本高
收益确需依赖资产长期回款,成本与收益严重不对称,从2025年的走势看,Rwa行业将进入去泡沫拼落地的阶段,对发行人而言,这不是发完代币就完事的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在全球合规框架内,持续稳定的运营,资产处理赎回,本质是把传统资产管理能力完整搬到链上的长期过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WA资产代币化的本质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