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赔钱的“罪魁祸首”终于落网
很多股民往往遇到这样的困惑,自己手中的股票,往往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这是为什么呢?散户赔钱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有的股民看好两支股票冥思苦想最后挑选一支买入,结果买入的是原地踏步甚至下跌,没买的却连续拉升一去不回。
再或者一支股票短线已经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此时摆在面前的选择无外乎卖出或是持有,结果决心卖出之后此股往往连续逼空上涨一去不回,而选择持有的时候却又遇到调整洗盘甚至下跌出货。
这一切的原因,在于主力和散户之间的较量。主力和散户,由于资金和持股数量的严重不对称,主力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意图控制股价的变动。
同样由于资金和持股数量的严重不对称,主力对于资金动向的把握就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所以对于散户而言,炒股的关键就是和主力心态的对决。如果要走出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就必须了解清楚主力的心态,有时候要用反向思维来操作股票。
要避免一卖就涨,一买就跌,建议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股票长期下跌,近期再度出现暴跌,此时不必害怕,股票上涨前兆,不要抛出。
二、大盘暴跌,所有股票都出现非理性大幅下跌,此时不要急于抛出股票,更不能非理性恐慌抛出所有股票,除非那些技术上处于高位的股票可以另当别论。
三、股票走势稳健,价格稳妥地依附5日、10日均线上涨,量价配合适度,不要想当然认为股票涨不动了,此时应该耐心持股,让利润充分增长。同样,短线涨幅过快,价格迅猛抬高带动5日均线快速上移,5日和10日均线之间形成很大的开阔地带,此时买进,也会发生一买就跌的现象。
四、股票处于上涨通道之中,股票涨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在相对高位横盘整理态势,很多人认为股价见顶了,会急匆匆抛出,其实只不过是技术形态的修复而已,往往会形成上涨中继。
五、股票短期内跌幅凶悍,价格远离均线压制,中间已经形成比较大的空阔地,此时虽然形态很恶劣,但要忍住,技术上随时会出现反弹。不要低位杀跌。同样,股票开始走下降通道,在达到一定跌幅之后,在某一价格区间开始盘整,不要以为股价跌到底了,往往是下跌中继而已!
六、避免操作前期涨幅过大的品种,因为操作这样的品种,新手容易犯大的方向性错误,危害最大。涨幅过大的股票,新手不要再留恋和贪心。
除了以上几个原则,了解基本的盘口语言也是炒股的必修课之一:
一.做收盘
1.收盘前瞬间拉高------在全日收盘前半分钟(14:59)突然出现一笔大买单加几角甚至1元,几元把股价拉至很高位.【目的】:由于庄家(或主力,以下略)资金实力有限,为节约资金而能使股价收盘收在较高位或突破具有强阻力的关键价位,尾市’突然袭击’,瞬间拉高.假设某股10元,庄家欲使其收在10.8元,若上午就拉升至10.8元,为把价位维持在10.8元高位至收盘,就要在10.8接下大量卖盘,需要的资金必然很大,而尾市偷袭由于大多数人未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也收市了,无法卖出,庄家因此达到目的.
2.收盘前瞬间下砸------在全日收盘前半分钟(14:59)突然出现一笔大卖单减低很大价位抛出,把股价砸至很低位.【目的】:A.使日K形成光脚大阴线,或十字星,或阴线等较’难看’的图形使持股者恐惧而达到震仓的目的.B.使第二日能够高开并大涨而挤身升幅榜,吸引投资者的注意.C.操盘手把股票低价位卖给自己,或关联人.
二.做开盘
1.瞬间大幅高开-------开盘时以涨停或很大升幅高开,瞬间又回落.【目的】:A.突破了关键价位,庄不想由于红盘而引起他人跟风,故做成阴线.也有震仓的效果.B.吸筹的一种方式.C.试盘动作,试上方抛盘是否沉重.
2.瞬间大幅低开-------开盘时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低开.【目的】:A.出货.B.为了收出大阳使图形好看.C.操盘手把筹码低价卖给自己或关联人.
三.盘中瞬间大幅拉高或打压
类似与前者,主要为做出长上,下影线.1.瞬间大幅拉高-------盘中以涨停或很大升幅一笔拉高,瞬间又回落.【目的】:试盘动作,试上方抛盘是否沉重.2.瞬间大幅打压-------盘中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一笔打低,瞬间又回升.【目的】:A.试盘动作,试下方接盘的支撑力及市场观注度.B.操盘手把筹码低价卖给自己或关联人.C.做出长下影,使图形好看,吸引投资者.D.庄家资金不足,抛出部分后用返回资金拉升.
四.钓鱼线
在个股当日即时走势中,开始基本保持某一斜率地上行,之后突然直线大幅跳水,形成类似一根’鱼杆’及垂钓的’鱼线’的图形.此为庄家对倒至高位,并吸引来跟风盘后突然减低好几个价位抛出巨大卖单所至.此时若接盘不多,出不了多少,可能庄家仍会拉回去,反之则一泄千里
五.长时间无买卖
由于庄家全线控盘或多数筹码套牢在上方,又无买气.
六.在买盘处放大买单
此往往为庄家资金不雄厚的表现.企图借此吸引散户买入,把价位拉高.(庄家若欲建仓,并大幅拉高,隐蔽还来不及,怎么会露于世人:我要买货?) 医生叫我进行光合作用,不要熬夜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