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有反诈骗意识1 q# C& e5 C5 {/ c# o2 ^8 q
7 T4 ^: m. {/ M' q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g! p3 {4 A$ A5 m2 r% n% c: H4 m' A. R6 C
2.不要感情用事/ E/ N3 M2 Y' `6 k/ m
# }2 E7 o. P0 n/ a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1 ]5 }7 j0 i" @+ v7 B
' C6 t, g8 J& @" I3 `2 q7 |; j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C1 K& r( n/ W* V
1 o ~% u% N1 M4 e* s+ u% S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W# }- e5 _, ] h* R6 v6 @: L: H
6 g; y1 B. \& D. H" O* `
4.切忌贪小便宜
# D h7 ~1 W" }, d" {+ m/ U' M, n- z
' c! S: e$ C6 e( P5 z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有法治意识,学会理智判断和调查分析。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4 O* O6 J3 U8 F8 v* S6 e
" |7 G. M) D1 S
: `* n, t u" I, Y O
( ?: I0 n. k7 o1 ?
" {+ ^# E2 Q+ t7 K( W
- A# L' e; W( T: F$ `4 N) M警惕:
; q6 P. `3 L8 F- N7 f( A4 j- x" m
$ P. ~$ m: h. D' c$ [- R! v- ?3 Q" H5 M. C
$ [' J/ ^* f5 @" t+ I) j9 {
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一旦接到类似要钱的信息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一定要及时与学校、孩子直接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有法治意识、防诈警觉。
% }# |. _+ \8 s/ l
5 h; n* C" p7 |4 ~% R) ?: q% ?此外,学生及家长上网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不要在QQ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一旦发现QQ、微信被盗号,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和亲朋好友,防范各类网络诈骗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