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思鸿教育提醒防诈骗:教资、教招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5 0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师资格证打卡
/ f, o1 i* K) `1 M: C1.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这属于教学过程中的哪种特殊性表现?( )" l' U- s! x4 a4 U" |  b/ a' p
A.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7 U1 M4 ~! G0 x
B.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
7 ?% F: n6 L: s  e% i) NC.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和传授性3 d3 e" [+ A0 S3 W; k: U
D.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 n6 Z% s9 X. ]2 a+ E# G
答案:B。
6 W$ X5 t2 d2 w* s5 N, _% m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4)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5)认识的有领导性。
. a% r! p, X2 j& [2 J& W选项A,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学生的认识活动同科学家的认识活动有所区别,它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创性认识,不用事事亲身经历。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前人已经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是经过概括提炼的认识成果。
+ o" B, m, W; k! u* e选项B,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通过间接认识经验,认识客观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过程和时间,避免探索的弯路,从而短时、高效地掌握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 T3 m8 k; g) E
选项C,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和传授性,一般的个体认识活动只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结构,而教学认识,由于教师的介入,形成了独特的教师领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活动是通过教师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 z5 A9 A: d& G# D7 F选项D,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e4 g. a9 H( B1 h, V
题干中,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这属于教学过程中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 H. m# r$ H( B8 G2.教师不能只满足“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强调教学应重视( )。
+ ?. u7 p$ ^/ q& I7 eA.发展能力
, q; J( \) W/ v; n# HB.传授知识
. k) F2 A( I) \. {9 lC.培养个性
% c1 @/ H4 Y( i, x) c4 ]D.形成品德9 V0 D* I# C; Y( I/ p9 [& B
答案:A。! w2 k6 A0 ~  k# m- r  N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 n* w# k$ h/ J9 U
B选项,传授知识,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但与题干不符。
7 I% q2 [4 k! k0 P, G9 @/ d$ z/ \C选项,培养个性,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题干不符。
( s) n2 L3 W5 `/ y; x0 FD选项,形成品德。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与题干无关。. v3 l' g' P+ B7 i% Q2 h( I' ?! u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u0 [: ]5 j7 d. M8 r
3.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德育过程中应遵循( )。% O  m4 T  |* T: R8 t# w
A.连贯性原则
- A: @1 x; ^5 b. g$ z/ M1 K, XB.导向原则
8 y( t" m4 q4 o* aC.一致性原则
  R# G0 c: x' @# S9 tD.疏导原则
& h1 h  [9 I$ a! A* |6 l# i答案:B。
3 H. u9 w  c, H6 A2 B' 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正处于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发展很可能背离德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所以,B选项正确。
; x' P  a* M# {6 C: T: [* ^选项A和选项C,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原则与一致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与题意不符。" r' ~1 P- E+ X( ]2 R& ]  c5 P
选项D,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与题意不符。7 r' u7 c* D$ i' Y& {6 T
本题答案选B。
6 L% M! @% d  q3 Y, `: g) w教师招聘打卡  _1 `" f& w( ?* g- e# G
1.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 )。(多选)2 u! O) n) w; r& y2 C8 ~# y
A.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 O. r- u: u) M! [' s3 d! {B自我开始分化9 Q$ T2 W* W% x" n7 R5 i6 I( q* n
C.自尊心高度发展0 d, V  l& \# A1 }6 s3 k
D.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 E  l: s; N; d( b8 T5 t, o答案:ABCD。: ]$ h6 e# w' o$ k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日趋强烈;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长大;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U, f. E: O2 q9 S
故本题选ABCD。
: c) Z) _8 a9 X5 @( x5 A+ G# ^2.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多选)
* ~$ S7 d5 X( I, yA.自我认识0 H3 [; x% D) o8 l; k
B.自我体验1 k( R( R% r  g0 x/ o# K; K
C.自我调控
; I/ ^4 a) V9 D' E7 M: e5 w# RD.自我监视
" u8 U) m7 t: R, c答案:ABC。! b- {+ p- o( t; J7 ?2 T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意识的成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 g$ N- y8 `0 V& Y3 b( k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BC。
http://www.simu001.cn/x253221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3 04:06 , Processed in 0.39351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