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时代到底有多可怕?到底该投资什么?
作者|刘晓博,财经传媒妁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CPI和PPI。数据体现:住民消耗代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0%,创下了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而8月26日最新一次的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1.75%!
一样寻常以为,CPI是最权势巨子的衡量通胀的指标,以是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稀有的“负利率期间”。
也就是说,你把1万块钱以定期方式存入银行一年,如果未来一年物价涨幅维持8月份的程度,一年下来你的钱的购买力只剩下了9975元。
从发达国家的汗青履历看,零利率、负利率期间的到来,意味着货币政策超等宽松。换句话说,央行正积极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让各人去消耗、投资。在它的影响下,股市、楼市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储备族”们来说,这是噩耗。
那么,中国这次“负利率”周期,会引爆楼市、股市和消耗高潮吗?我的看法是:不轻易。
为什么?第一个来由是,我们的楼市、股市都出现了泡沫,股市泡沫刚刚破,在IPO注册制即将到来的大配景下,估值仍将偏高。楼市的泡沫,被警惕庇护着。由于资金没有地方去,以是高房价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但不大概出现2009年的情况了。
我这篇文章想告诉各人的是,如果按照真实通胀率盘算,中国迩来30多年来现实上不绝是负利率,这是我们投资恒久亢奋的最根本缘故起因。而现在的负利率,跟从前的负利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面给各人看1999年至今的M2增速、GDP增速和CPI数据。
从上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是12万亿,到了2015年8月到达了135.7万亿,增长了11倍。
如果按照CPI推算, 2015年8月的时间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称于1999年的71.34元。这个效果你信任吗?反正我不信任。
为什么CPI失真?由于它没有包罗购房因素。究竟上,房子成为已往10多年中国人最大的付出。别的,教导和医疗中隐形消耗(给医生的红包、给学校的赞助费),也没有得到体现。而这,是实着实在的付出。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衡量真实通胀。我的看法是,M2增速(发钞速率)减去GDP增速(全社会创造产业的速率),靠近于真实通胀。固然,GDP在统计的时间有遗漏,但也有水分,根本上可以相互抵消。
如许,通过上述表格,就发现中国的真实通胀率实在不绝不低,即便在大通缩的2000年,都高出了4%;而“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的2009年到达了19%。
如果按照笔者的这个“非主流”盘算方式,1999年至今,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还剩下25.65元。大概说,本日的100元人民币,只相称于1999年25.65的购买力的。我信任,这个统计效果,更靠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
以是,笔者的看法如下:
1、从真实通胀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都是负利率。正是这个缘故起因,推动了社会投资热情的高涨,带来了GDP的高增长。
2、现在“真实通胀程度”反而比从前略有低沉,以是外貌上的负利率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这反过来分析确:本届当局简直没有搞强刺激。
3、以是,我们没有须要对外貌上的“负利率期间来了”表现恐慌,也没有须要对楼市、股市抱有很大理想。
4、本届当局越来越器重实体经济,这从近期领导人的多次亮相可以看出来。习总此次访美带去的企业家,根本上来自实体经济阵营,好比就没有纯搞房地产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