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陷入集体焦虑:未来投资什么最能赚钱?
饱受困扰的中国中产,是中国从储备大国转向资产大国的群体焦虑。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开始颠簸之后,我被许多读者朋侪反复问及的一个题目是,每年的等值五万美元的换汇额度,毕竟是兑照旧不兑?对这个题目,我们必要算账,然后才知道怎样做算是理性。
当人们关注换汇额度时,其潜台词并不是有境外真实的留学、旅游、探亲访友的用汇需求,而仅仅是担心人民币贬值,以兑换外币的方式来求得增值保值。算经济账才气说清是否值得兑换。
这轮人民币汇率颠簸,始于2014年1月份以来,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约莫是6.04,至今约为6.90,三年多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约莫贬值了15%,如果不在当初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或许得到怎样的收益率?
兑换黄金?伦敦金约莫在2012年上半年创下比年新高的1920美元/盎司,然后走出贬值通道,从2014年1季度至今,黄金约莫在1000-1360美元/盎司这个区间,现在的金价1250美元/盎司比2014年初还下跌了约9%,因此已往三年拿着人民币兑黄金,大抵是不合算的。
投资A股?许多人大概会闻风丧胆,股市在2015年下半年出现了股灾,在2016年开年连续熔断,让人惊魂不已。毕竟上如果你是个有定力的投资者,紧张投资于沪市指数,那么2014年初和当下的沪市指数分别约为2100点和3300点,你竟然能得到高出50%的收益率!固然如果你到场赌性更大的中小创,则是别的一回事故。创业板指数在2014年初和当下的点位大抵分别为1250点和2000点,上涨了60%之多,只是其颠簸率过大。即便以当下的沪深和港股指数看,也并不算贵,有其投资代价。
投资楼市?已往3年中国楼市的波涛壮阔,各人都看得见,2014年初,一些官员和学者在热议楼市的“断崖式下跌”,因此三年来炒房大概有4成到1倍的收益率。
大概,你不炒金炒股炒房,最守旧地做储备做理财?2014年初,1年期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25%和4.65%,和兑美元相比,3年定存不亏,1年定存略亏。固然,如果在已往三年,你比力专心地选择银行理财大概信托优先级产物,那么三年累计收益高出15%并不困难。
投资境外?是的,在已往3年,美股上涨了不少,道琼斯从2014年初的14000的平台上升到当下的2万点的平台,上升了40%以上;北美紧张大都会的房产也上涨了25%以上。拿人民币兑外汇,然后投资于外洋股市楼市也赢利,但这未必合法。
因此,一个扼要的总结是,已往3年,你如果荣幸地在2014年初以约莫6.04的代价兑换了美元,三年来,你的兑换收益,实在和银行储备差不多,不如银行理财大概信托,不如投资沪市指数大概楼市。只是比买入不绝下跌的黄金稍好。
如果你细致算账,那么必须认可,就算你夺目地在2014年换汇换在了最高点,已往三年你也未必是聪明和多赚的。那将来三年还换不换外汇?
将来三年,是继续每年兑足5万美元,照旧另做他谋?这仍然必要猜测和算账,而猜测比回顾要困难过多。一个人手头的人民币,如果没兑换成美元,将来会贬值多少?这就必要我们明白经济局势。
已往三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15%,以当下约6.9计,将来再贬15%就是靠近8了。在我看来,中国经济最惊险的下行期已是尾声,将来很大概从GDP年均增10%+CPI年均增3%的平台,渐渐进入GDP年均增6%-7%,CPI年均为2%-3%的新平台和新周期。今明两年,人民币兑美元大抵稳固,乃至大概微升。再看贬15%大概太悲观了。
将来用人民币大概美元能投资什么?这就必要不与本身为敌,明白自身本领。
看国内,楼市顶峰靠近极致。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当国人渐渐创建了房价永久上涨的信奉时,当凡事都思量在哪儿哪儿能不能炒房时,房价神话就很可疑了。任志强声称在其有生之年看不到房价下跌,这显然是一个用生命和房价做对赌的坏局。总体而言地产泡沫已成整治重点,炒房不宜。
炒股?看起来在履历股灾和熔断之后,股市进入了休养生息期,不少估值自制,业绩稳固的蓝筹股确实具有投资代价。但炒股者有多少耐心,令人生疑。
炒金?当下的金价不算贵,随着美国经济痴钝复苏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黄金的避险需求将连续低迷,黄金虽好,爆炒不宜。除非欧洲、中东大概东亚局面生变。
以银行储备、理财为主?我看还可以,随着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泡沫的依次幻灭,出表的非标资产面对连续调解压力。加上运动性量紧价升,选择好的理财和信托优先级产物,将来3年累计得到15%以上的收益并不难。
看外洋,能投资点什么?北美楼市买不了,许多人也大概低估了外洋房产的持有的税费资本。投美股?现在处于汗青高位的美股颠簸率偏低,似乎让人很不安。
因此答案很简单:
一是再赌人民币在将来三年继续贬值15%,胜算很低;
二是将来三年,拿人民币投资A股蓝筹,大概购买银行理财,都还不错;
三是对中国中产阶级而言,外洋投资的难度和风险在增长,收益在降落。
云云看来,将来三年,非得要兑换5万美元外汇的须要性不大,算算经济账也不合算。作为个体,必要明白大趋势,明白本身的投资本领。兑了美元闲置不动,拿一点点靠近于零的利钱,殊非明智之举。人民币?外币?毕竟投资什么?饱受困扰的中国中产,是中国从储备大国转向资产大国的群体焦虑。
作者:长沙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教授 钟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