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汇率”——致部分经济学者和传媒公开信
尊重的各位学者:巴曙松
曹远征
曹建海
陈志武
陈全生
樊纲
郭生祥
海闻
何新
何帆
华生
黄平
黄明
郎咸平
厉以宁
李扬
李稻葵
林毅夫
卢周来
吕随启
茅于轼
钱颖一
宋鸿兵
宋泓均
沈明高
汤敏
汪同三
汪丁丁
汪小亚
魏杰
夏斌
项兵
谢国忠
吴敬琏
冼岩
向松祚
许小年
易纲
易宪容
姚洋
余永定
杨帆
叶檀
袁绪程
张五常
张宇燕
张曙光
张维迎
张庭宾
郑磊
仲雄师
周春生
周其仁(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尊重的各祖传媒及总(主)编(含主、副):
《财经》及其主编何力草根网及其总编郎冽
《第一财经日报》及其总编秦朔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总编刘洲伟
《光嫡报》经济学部
《举世时报》批评部
《中原时报》及其总编水皮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经济观察报》及其总编刘坚
代价中国网及其总编胡泳
《团结早报》(新加坡)及其总编林任君
《逐日经济消息》及其总编雷萍
《南方日报》理论部
《人民日报》理论部
《日本侨报》(日本)及其总编段跃中
《新世纪》周刊及其总编胡舒立
《新经济导刊》及其总编朱敏
《亚洲周刊》及其总编邱立本
《中国产业》及其总编张康健
中国中心电视台财经频道及《经济半小时》、《对话》栏目组(按第一个字拼音首字母排序)
各人好!
坦白讲,给诸君写这封信,激于义愤,感觉极重。
当前,“汇率”舆论铺天盖地,美国再次摆荡“汇率”大棒敲打中国。就个人所知,诸位也或多或少在“汇率”题目上发表过看法。但在我看来,所谓“汇率”着实是个天大的打趣!
这大概对诸君有所冲撞,乐意坦露我的“软肋”,本人不是财经专家,在“汇率”研究上更是资历着实太浅,2008年2—3月间,由于工作必要,偶尔突入“汇率”范畴,一番追思,一篇小文,云云而已。
冲撞的是对钱币的主流界说,逻辑清楚体现:钱币管理的是人类社会的构造化题目,本质在人与人之间的左券和名誉,钱币不是商品!“汇率”的逻辑更是简朴:假如不确定海拔,怎么判定那边高那边低吗?假如不确定原点,何以判定那边正那边负吗?假如没有国际社会共同协定的国际名誉,何以有什么升值贬值呢?究竟上,作为左券和名誉,钱币即意味着不可计数和不可交易业务,何“汇率”之有!今之“汇率”,实是个“物物互换”的代价换算,根本还没到左券和名誉的高度。
诸君都很繁忙,但鉴于彻底廓清“汇率”题目的庞大意义——或可以大概收缴某些国家和经济体手中的“汇率”大棒,更告急的是,这将极大地资助国际社会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真正的题目上来——谨提请诸君抽闲关注一下,思考一下!
这是个豪杰主义落寞的期间,讲理想好像显得奢侈,但我信任,每个人的心中都仍旧有责任的存底,尤其作为知识精英,至少也应该讲原理吧——等候诸君与理性和逻辑同在!
等候国际财经界尽快闭幕“汇率”的国际打趣!
敬礼!
欧阳君山
2010年10月25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