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不也是行善积德吗?为什么独独把它抽出来专门细讲呢?行善积德是世间法的称谓,而布施是佛法的称谓。在解决欲望这个难题里面,佛法比世间法更专业更透彻也更圆满。! }, P; b/ [7 I3 x* Z
' r- v8 [9 f# E6 J: B4 j- G 在佛法的理论里面,有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众生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贪、嗔、痴、慢、疑。众生因为贪心(财色名利)重,所以贪是首要的烦恼。而布施正是对治贪的,所以布施在第一位。
5 f1 s; `6 k3 k1 x3 l
/ t* d* G% D% x3 Q 修行六种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烦恼。六种波罗蜜多既相互融通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六波罗蜜多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比如讲布施能让持戒更容易,而持戒又能让布施的福德更大更圆满(若能无相布施再加上回向就更圆满了)。根基好的朋友最好齐头并进六种波罗蜜多一起修。但大多数人通常慧根有限福德又不足,所以一般来讲以按顺序递进较为稳妥。
$ B8 ^. N n. @/ m2 H* q
# s) x4 M' \0 e+ P* f& J- E 大乘修行人先修学较易行的布施(困难最小),积累足够的福德;在做好布施的基础上修持戒律,以保证自己的福德不损耗不堕恶趣。在持戒的基础上修安忍,保证福德善根不毁坏,修行人能持戒安忍不嗔后,需要进一步发起精进,才能进入禅定。
( ^9 |9 o2 _/ l/ q" S2 v: v$ P- y. v2 Z7 [/ Y5 h
大多数人一开始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各种违缘。如果自己觉得持不了戒,控制不住自己的话,那就得按着六度的顺序,先做大量的布施,同时尽量持戒。不管是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布施做的足够了,有一天你会发现持戒不再是那么困难了。六度的顺序都是有讲究的,布施做好了对持戒有帮助,由戒生定,忍辱便不困难……最后导向般若。( w" P' S, J4 b/ g: K3 B6 u
8 ~. s; d! i8 c; b. o
持戒,必须要以初地的布施为基础,不然的话啊许多人就如无第一楼而欲建第二楼,可得乎(根基好的上士除外)?不少朋友看了佛经,知道要修戒,可是佛经上的办法都用尽了,还是戒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第一楼都没盖好啊!第一楼没盖好就去修第二楼,修不起来的啊!9 q; ]* O! @( Q; N9 @
% X( Z0 ~9 j: G/ ^" @7 P 所以呢,想要戒淫,就应该先修布施啊!我最开始学佛经时,学那个优婆塞戒经,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越学越奇怪!为什么在一个讲戒的经上面释迦佛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叫人修布施?
2 k7 W: c1 m1 g9 [1 Q; o3 f/ l- {" Y- B8 X3 i: v H2 L
《菩萨优婆塞戒经》经是专为在家菩萨宣示菩萨戒的精神: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以布施为第一要务。# z/ X( ~0 m; ?) w% M1 P
8 @7 [9 H+ L# P4 x 佛陀如是开示之目的,实因菩提道之修证,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无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者,无有是处;是故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始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
- }* x j7 o8 i1 f
# e7 ?: w3 I/ \! x' a! W 在讲入行论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一般说来,修行是要按次第进行的,布施是持戒的基础,不布施,持戒就持不好,6波罗密前前为因,后后为果。
, A6 r1 Y5 K/ ?1 R0 R; Q& \# |1 a0 H
看见没有,索达吉堪布说得很明白了啊:前前为因,后后为果!9 v _' {4 V" P' ?
& A+ j; g6 B0 Q7 h1 ^/ u' H 我敢这么说:你着重把布施修几年(这个时间因各人业障大小而不同),根本不用像某些人那样持得那么辛苦,一句话,毫不费力!
. g% l3 t6 n) B6 U/ P
( P, ~- `2 {6 \3 | {: V 不要小看布施啊,布施也是有讲究的。
8 z% u7 g3 q: f2 t
4 _3 F* [" G8 u. ?& Z/ w% X 先修财布施,救济穷困。自己布施困难可以找“施乐会”等慈善组织,各地的志愿者组织等等,具体自己去找,不废话了。另外请供佛,菩萨天神也最好供,冥冥中很多事都是天神在做的,一句话,上供下施!
7 ]' U, }' I& b# g1 g2 q) z+ k4 p7 o+ L- u$ _0 y
二是无畏布施,比如说放生,比如说在车上帮别人提拎东西,比如说勇斗歹徒。如果你力气小,如果你放生有无数的障碍让你不能放生。那么,这就说明你福气不够,无法修无畏布施,怎么办?好办!先修财布施!修三年财布施后,自能无碍修习无畏布施。这是个小次第!在我教过的很多人中,有一大半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放生,现在的人啊,福薄障重啊!
" N1 P$ N, l& q' f- K1 l w m$ o1 A; V* J2 e3 v
三是身分布施,比如佛陀的舍身饲虎。当然了,我们去献献血也可以,那么高水平的舍贪境界我们这些初学者凡夫是很难理解的。尤其要指出的是,献血对开智慧有强大的帮助,如果你血少体弱,请先修前面2个。
8 j1 m3 z, l3 A" N; v4 M* p+ W/ \9 v9 j
四是法布施,如果还不会说法那就多印公认的正法经书送人,也可以在网上转帖网络版的经书和劝善贴子。法布施修好了,自然能说法无碍,当然了,我还没修到,只是在心中很明了这个次第而已。注意:如果不能融通三藏大小乘显密,说法很容易有错或有偏颇,误导了别人就不好了。
4 n0 h5 e% ^" d. e2 \3 ^! c& V* \& Z: ]8 E' g+ V0 [/ F& ]
最好最好四种布施能一起修!!!% v- C5 g: B- j" w1 t7 F+ o# o
1 }* W. J0 i& H% K
持过不淫戒的人都知道:不淫戒持到精足神安后,身体就会有内触妙乐,非常的喜悦和舒服,别人骂你你也一点都不生气。我原来几年前在和一个北京的师兄交流时他也有此体会。 有的人要修忍辱,憋啊,硬把怒气往肚里咽,结果怎么样?进医院!气脉郁结啊!0 e3 H( U1 D" ^% R& @
* a( q3 N6 T& \
既然持戒是忍辱的基础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那么大家为什么就不想想什么是持戒的基础呢?是布施啊!难道你还执于你的外物金钱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啊!
" \8 L. W/ t' i. k) K2 E$ s% I6 c, P$ w
你把布施修个三五九年,持戒自然得成就!所以修行要按次第来,先修财布施,把福气修得极大,同时多修法布施让智慧自开,以后再修各种法都容易成就,且成就后不易退转。
' [7 T/ H/ n Z7 }% v1 e" }# m9 k, P' J" y, t4 c0 Y6 X
最后,请注意,我说要按次第,不是说修布施时就不修戒不修定不修般若,不是那个意思啊,不要搞错了。修行六度菠萝蜜是有侧重主次而无清晰界限的,就如华严经上说的:不是不修,只不过有主次罢了,一个少修一点,一个多修一点。初学者应先修布施,其他的也要修,但布施要把它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4 Y* O8 x F' m: N
' W" h" M" O3 w: Y4 H8 G% x6 B' i 当然了,你说我非要用念佛来戒淫,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每天念8个小时,我包你念三个月就能彻底断淫,可是你能念得那样精进吗?很多人他念不动啊,心里想念,嘴上就是念不动啊!为什么?业障重!
0 _& ]2 f( P2 _! m- P1 H) D
9 c/ N0 V3 f& @8 s6 j5 n 所以啊,修行一定要把次第和方法搞明白,不要做了半天却只有一点收获。基础不搞好,再怎么修都修不好!基础修好了,你如果不往上修,也不能成就。0 N( Y8 S6 A) ~. J5 ~5 h
# j6 v- c! A0 y' k; e, f
你不修布施直接持戒大不了就是持不成而已,可是你要是不修禅定而直接修般若参禅很有可能就会发疯或是精神分裂,总之,跳级修,跳得越高,困难越大,危险越大!! {0 k! d9 ^+ P2 \# w, P
0 y5 | Y6 d. Q+ {8 }2 {' K: `
《解深密经》中佛陀对于次第的说法: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_2 x$ X% D/ j6 K
0 G+ z( l* j2 t" H1 q, S 补充:就是布施的尺度问题,一般的说来,按佛经上面写的,是把你每个月收入的四分之一拿出去布施给别人。布施少了修起来太慢,多了修起来很苦也修不长久,以佛说的这个四分之一的尺度为最好。
$ J* m, R' Y1 o
' J6 l7 R8 K0 |3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