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防骗季!开学本是高兴事,然而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陷入“诈骗圈套”。为此,收集了几种常见的、针对学生的诈骗手法,望能提醒各位同学,加强防范!* @9 D6 e; v9 n% l
V/ `3 D: S2 m3 A( S& A3 z
% D) u* K0 [! z( D4 H2 G' K
# O1 C8 L- f" F/ g! N5 P2 ~一、刷单类诈骗$ k2 Z1 }7 }$ L7 m0 c' d2 p
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动动手指就轻松赚钱;工资日结,绝不拖欠;看到这样的广告语,你心动了吗?
" L; }$ w4 n* G3 m [( p) I* A5 l3 c8 ]2 ?9 G1 {- u. D
“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的文案常见于微信、QQ等群聊里,起到大规模撒网宣传的作用。目标人群是缺少社会经验,又无固定收入,却期待零花钱的学生。诈骗分子通过发布入职流程、填写入职申请表等方式,伪造“专业且正规”的兼职刷单工作,吸引学生上钩。接着,再利用小额且立即返现的任务,让学生放下戒心。此时,才真正进入诈骗的环节,通过发放大额任务,提高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数量,再或加上“卡单”、“系统故障”等早已设计好的借口拒不返还本佣金,让受害人掉入一个无限循环的诈骗陷阱中。
2 |& G9 x' r) z; J6 ~9 W* A% H( ?/ {4 U4 F
# {7 N5 x5 F/ e x( E二、校园贷诈骗; x7 @) f O6 i0 m2 [; w
骗术一:虚假贷款类诈骗。诈骗分子常以“免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为噱头吸引学生贷款,进而骗取押金、保证金、解冻金等。
1 n0 Q2 \: v- V
K; a$ K7 D, R骗术二:虚假征信类诈骗。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学生,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学生,诈骗犯罪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8 y9 o5 B$ n7 o9 I2 V7 X由于能够准确说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非常容易让学生放松警惕。再加以展示虚假的工牌等、政府文件等,让学生信以为真,最终听信谎言,上当受骗。
( ?" p8 N4 o( Z, x/ z- G! @
1 \" p! O2 i0 @+ d7 V
, e! R0 y$ _/ ~# p M* w; L三、冒充学校工作人员,骗取学费、生活费、培训费
, ]; g8 g% l; M5 c- p7 A# T诈骗分子往往冒充学生本人和老师,通过电话、发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等方式骗取学生家长交学费、生活费、培训费。同学们要提前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遇到类似打电话、发短信、网络留言、发链接要钱的,不要轻信,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8 [( n$ i+ i) {4 Z! a$ L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