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好不好,一‘刀’见分晓”。帮亲朋好友在购物平台上“砍价”逐渐成为了一种维系人际关系的方式,但由于各类“砍价”购物平台管理混乱不堪,外部下载链接随处可见,一些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就有可能隐藏在其中。现在就让柳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网警小编带大家看一些相关案例,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增加一些防骗小知识。
+ a0 z8 L1 j. I4 d0 F) X
( o* s# {9 h% o0 ?7 {" j4 t, z
, u$ j. K7 R- E: _# p R案例一:叶先生在某平台参加了一个达到“砍价”人数即能获得“0元购”资格的“砍价”活动。为了能获得“0元购”,于叶先生将链接发到了他此前加入的“×××砍价互帮群”的QQ群里。随后,叶先生就收到一条QQ好友申请,对方声称帮“砍价一刀”220元。叶先生觉得划算,便向对方支付了880元。然而付完钱后叶先生发现,不但商品未能“砍价”成功,自己的QQ也被对方拉黑,于是便报了警。
6 z" `/ l6 e2 }
+ m3 a2 _" g/ ~( n
) I9 [6 ?( D* ?2 N案例二:牛先生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帮忙“砍价”的求助帖。讲义气的牛先生立刻点击了“砍价”键,随后在页面输入自己的姓名和电话,页面上显示其成功帮朋友砍价188元,同时提示“因活动时间有限,填写相关信息再转发此链接,就有机会0元购物”。牛先生立马转发,但随即就收到了一条他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出现变动的提示短信,其微信里的2000元钱被全部转走。
- h6 b1 k: B8 {
8 a4 M1 ]' E) q# ~/ l
2 @/ F' h" n1 y+ v" `2 S# j案例三:何女士报警称,在微信群内有一个陌生人加她为好友,并把她拉进一个砍价群,称可以有空帮助互相砍价。某天,何女士收到一个帮忙砍价的链接,便随手点进去输入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然后链接就跳转消失了,到了下午才发现支付宝扣款8次共计21000元,且都是在拼多多上消费的。
" }7 a1 W9 G6 _: U8 Q
' e3 ? m' H. ]( Z) w; v3 M; ?
9 ]5 }+ Q+ I* r% @9 \. t0 A+ ~' G3 u9 R网警提示
( ~1 C k6 l+ V% h' T/ L7 [+ x" H3 I(一)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加入所谓的“砍价互助”群,特别是对网络社交平台上声称能“赚快钱”的项目,应保持高度警惕。
3 O! W9 @6 Z% X/ r(二)面对类似微信群、朋友圈发布的砍价活动时,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千万要谨慎填写。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好对方具体身份后再汇款,谨防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