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在股市中,导致投资者不盈利的原因有很多,此中之一在于:明明实践经验证实不成行的一些投资行动,投资者偏偏照做不误。
! Y5 Q9 ]5 T O# o# K! n- |( U2 j; H9 e
笔者身边不少老同窗、老同事,都有十余年的股市投资或从业经验,天天的“必修课”就是不分牛市、熊市的盯市、选股、交易,真可谓“生命不息,炒股不止”。然而,持久以来,他们在股市中投进了大批的时间和精神,拿出的“成就单”倒是羞于见人。而对于持久事实已证实不成为的投资行动,他们依然天天为之。实在,这些投资者是陷进了行动金融学上被称为“锚定陷阱”的一个常见误区。在此误区中,人们老是偏向于最先接受到的信息,或是把初期形成的行动固化为定式。后果,最初的印象、估量或行动会“锚定”今后的思虑、判定以及行动习惯。用通俗的话归纳综合就是:先进为主,持续不悔改。
. r8 x( V! q( E0 F' C& A
7 L- n2 t3 K( v$ X# U. p4 Y! s! B1 L% k E 这种“锚定陷阱”的另一个表现是:依据投资者自身的持仓来决策接收看多或看空的概念。至于概念是否合适逻辑,分析是否合理,那就放一边了。由于在心理上,人们是偏向于寻找支撑自身现有概念和取向的信息,却对背面信息置若罔闻。譬如,对于2007年末在上证6000点持股的投资者,部分偏向于相信股市“黄金十年”、“奥运行情”等虚张的看涨谈吐,对于务实的“均匀市盈率超60倍”、“通胀压力导致货币连续从紧”等背面信息则选择漠然置之,后果就导致很多人全过程介入了大盘从6000多点下滑到1600多点的大跌。1 u! g& r8 Y6 X9 t' ~7 X
" u% `/ \$ f( x C4 G7 I
此外,“沉没成本”的思维也是“锚定陷阱”的另一个表现。在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方法中,人们在明知决策计划过错的情形下仍选择持续错下往,老是抱着一线希望能挽回损失,后果却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能很好地说明,为何很多在中石油A股刚上市时以48元/股高价买进的投资者,会愿意一向持有该股到今(每股不足8元)。他们当初跟风买进,后来才知晓该股估值严重偏高、持久增加乏力、企业经营效力不高,虽分明知道决策计划错了,但感到既然买了,成本已经花出往了,就保持下往吧,后果越等吃亏越大。
8 s, M9 A; J8 `4 l* f2 x
, x$ O- G: y. v. U- J “锚定陷阱”的最后一个表现在于,人们对近况老是表现出偏心,尽管现实上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们也不肯意打破近况。笔者曾经问过一些天天炒股的老同窗、老同事:“这么长时间的频繁交易都不真正盈利,为何不选择投资固定收益型理财富品,或是选择一些估值合理的股票长线投资?究竟像这样会更省心省力,并且盈利更有保障。”对此,他们的答复是:“习惯了,并且万一能抓住一只牛股赚大钱呢?”不过,他们可能没想到,天天交易跑短线,真如有幸碰上持久的大牛股,生怕也是捉不住的。
0 x7 ?' A' o* c, p; c* }8 g5 k, d% p! p: R
行文至此,想起一个段子:或人看书得知,持久酗酒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尿毒症,不由大惊失容。回抵家,他赶紧喝一瓶酒“压压惊”,并下定决心今后再也不看书了,由于“太吓人了!”事实上,段子中这种近似荒谬的做法,在投资行动中十分常见,这也是投资者难以在股市中真正盈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 _7 b( U7 j/ ^, q9 j$ M6 l [, e9 @! @& E: l* H1 M5 h% s
(作者系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私家财富管理营业中国区总监)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