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ACD技术] RSI、DMA和MACD组合指标波段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13: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DMA指标一般用的参数为(10、50、10),感化中期趋势判定很靠得住,它不经常发出金叉和持续叉,故很合适用于股票的波段操作。
- d" p9 l+ m; B& `+ n  u5 @8 d9 n6 o/ a6 H  k' @
1、以日DMA(3、13、3指标为焦点,以日RSI(6、12、24)和日MACD(12、26、9)作为帮助。2 K1 j$ R& k. t  ~, e
实战中以日DMA为主指标,以日RSI强弱指标作为日DMA的前锋。由于RSI强弱指标的理论值在0-100之间波动,实战中一般在20-90之间,并先于日DMA和日MACD见顶(90)和见底(20),所以用它作前锋。然后用MACD作为DMA见顶持续叉和见底金叉进场信号作最后言判。: @4 H9 v" ]" A9 M/ ~

7 V; J# [  k0 e3 ^+ _: I5 y% A1 _为什么要把日DMA(10、50、10)改为用日DMA(3、13、3)?由于RSI、MACD和DMA指标参数见底金叉和见顶持续叉的先后次序是先RSI,后MACD,然后是DMA,再因MACD和DMA在设计时,参数都被光滑了,有统一性,它们发出见顶持续叉和见底金叉进场信号相隔很近,故应用有交集的属性,来双保险对见底和见顶的判言成立。为了让DMA焦点指标先于MACD反映见顶持续叉和见底金叉进场信号,所以将DMA参数设为(3、13、3)。
" f& {9 M) S, Q/ T
( e4 {8 L/ K8 K为什么用RSI、DMA和MACD组合指标。由于RSI指标长处是能领导完成一个完全波段的操作,毛病是设计发生的缺点,即在顶(90)和底(20)易钝化,不易判定出卖买点,故用设计值无波动区间的DMA和MACD指标来辅助判定具体的卖买点。
; A) q+ [( G) z9 v  r3 G" Y" q2 H
2、实战利用
3 @* V" a# V- u( k% l- jA、鄙人跌行情中,日RSI1值为20左右,就应准备买进,当日DMC产生金叉时,即刻买进,随股价上行几日(<5日),MACD也金叉,这时方能安心持股;如MACD几日后并没发出金叉,就需卖出观望。. j+ g1 W$ v7 x# n/ w) i
# U' O2 ~5 \- D% a
B、在上升行情中,日RSI1上升中(RSI在股价半途振荡中具有无法判定运行趋势的特征),DMA发出持续叉应即刻卖出(此刻MACD显示为多头行情,故DMA抵偿了这一缺点)。假如DMA健康向上,MACD当然也是健康向上,此时安心持股。4 |4 q! W" N& z: N+ S. G) g
. [" A# u0 q; l
当RSI1为85以上,就需准备出货,此时需留意是:当RSI到最高值(90-100)时,按RSI的交易原则是卖出,但随量能惯性,股价并没结束上行,假如卖出会损失利润。那么怎么操作才准确? 操作顺序是RSI1(85-95)见顶后,DMA也发出持续叉(出货也准确),这时危险啊!但为了获最大利,要等MACD从上升到恒值不上升时卖出。此时是最佳卖出点。$ x7 }* r0 r5 H' m, n, V3 z

2 p) w) v- p0 p% {. |8 K# l综合上述,利用RSI、DMA和MACD组合指标的实战时,是应用RSI1值在20-95之间往返波动的设计长处初步判定出底和顶,用DMA来确认买进点和半途变盘的卖点,再用MACD来判断波段的顶部卖出点。用RSI、DMA和MACD组合指标来领导交易股票具有靠得住性和操作简洁性,是波段操作散户必修课。
% q0 k1 Z$ _+ c% d% M7 ?8 r  }6 q. }# {2 J! R# @; u5 m$ R
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771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7: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许动,我是来抢沙发的,沙发没有,板凳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3 21:21 , Processed in 0.41614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