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不是名家的书。这本书讲述的是三国末期群雄逐鹿后的故事。那一段历史,金钩铁马,有太多的精彩,太多的惊心动魄。可是,等到曹魏取代汉朝,曹丕取代汉献帝以后,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氏?作者给了非常有意思的解读。 $ A/ k f2 D6 o# ?
3 v- b `* R( e* k1 J4 g# D
在曹大权在握的时候,接班人的挑选就摆上了议事日程。当时,长子曹昂已经战死,活着的嫡子有三个:曹丕、曹植和曹冲。据说曹最心仪的是曹冲。年幼的曹冲聪明仁厚,心性豁达。只是,这个被众人看好的小儿子,忽然得病死了。曹冲的死,给了曹沉重的一击。有人说,过于聪明的曹冲,总希望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在父亲及朝臣面前,力不能逮,心力交瘁而早夭。另有一说是曹丕嫉妒幼弟,担心他得承大统而悄悄下药,趁早搞死了弟弟。
' r$ O* ]/ z! j
6 d* p( F/ ]. r) a 曹冲死了以后,能够继承曹大业的只剩下曹丕和曹植。至于夹在两兄弟之间曹彰,一介勇夫,构不成威胁。从能征善战的角度来看,曹丕更有优势。虽然曹一生文功武略皆可圈可点,人们记住的还是官渡大战带给他的辉煌以及赤壁大战造成的无穷遗憾。一生征战的曹,麾下搜罗了众多的人才,又拥有超出常人的疑心。杀死华佗不过是冰山一角。能臣谋士如荀彧、杨修等人的不明不白之死,才是真正的壮士断腕。他不能容忍他的权力和心思被人挑战猜度。对于儿子们结交的对象,也是反复观察。
! t0 U/ I" M8 S: V4 G) j
. \4 O+ j: E6 t3 B 曹丕能用司马懿做谋臣,是双方的一[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m/6396.html]患上###,北京###专科医院有最好的治疗方法]拍即合。司马懿的忍辱之心,过于常人。在和诸葛亮的多次交手过程中,忍中求胜是司马懿一贯的作风。他对于曹丕的点拨,自己的低眉顺眼,终于让曹丕顺利登上了继承人的宝座。诗文俱佳的曹植,过于性情和个性,和大嫂扯不清楚的心理,都是他在竞争中落败的因素。当然,这是一家之言。 # Q F1 M2 B- l/ K
0 ^& \1 a$ A# f7 d X: v; _; `! j 人们津津乐道于曹植和甄宓的关系。何止曹植?曹也是一个。曹丕先下手为强地得到甄宓,让曹的图谋竹篮子打水,是历史学家们考证的结果之一。只是,如果真是这样,曹怎么着都不可能将最后的接任者定为曹丕。还有,曹植被贬一次次远徙,曹丕为什么要将甄宓生前的一只小枕头送给曹植?在古老的中国,枕头有时候表达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与暧昧。曹丕此举,说明了什么? % u6 H2 v# z( i- K1 A8 D+ i! E
4 B$ q6 u E) e% c# ]# Z% ^ 按照书中描写,司马懿曾经在决定扶持曹丕之前,用利试之。他送给曹丕一副犀牛铠甲。假如曹丕笑而不受,就难以打算盘。结果是曹丕一见,大为喜欢。司马懿试出了曹丕的贪,又在长久的观察中得出曹丕多疑奸诈的个性,矢志不移地辅佐曹丕。他的算盘是,如果曹植当了继任者,凭着他的文采和智慧,一定会得到众多老臣的拥戴,他[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nli/m/7669.html]到了北京丰台区分中寺266号怎么去北京###专科医院]司马氏要想寻得机会,难上加难。只有曹丕的多疑奸诈,才可能让亲近的老臣被杀被贬,为自己赢得机会。
7 R- {8 T) X6 H1 o5 `: O$ Q* u1 Q+ W+ U5 h; E4 {8 Q
下棋看三步。司马懿的这招棋,看到了多少年以后。为了权力,曹丕甚至在[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guanaijiankang/yangshengyinhsi/m/8830.html]请问得了色素性皮肤病该怎么办[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huanzhetiandi/bingyinbingli/m/3381.html]现认为###几种因素有关]?]登基后杀掉了让他一见钟情并为他生了儿子的甄宓。杀死甄宓的过程很残忍,以至于曹丕死后,曹睿也就是曹丕和甄宓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不久后做的事情便是杀死取代他母亲位置的郭皇后,还给了郭皇后如同他母亲一般的死后待遇。这种复仇一样的举动,自然让司马懿开心不已。要知道,司马懿可是曹丕的托孤大臣之一。 - q2 A, a- Y( W& p* G
$ E4 w. T1 Y ^* m/ [6 t" d
历史总是回环往复的前进。几十年后的司马氏,就像当年曹丕取代汉献帝一样,取代了曹一辈子辛苦,曹丕绞尽脑汁得到的江山。只是,曹的路程走的太过辛苦,曹丕坐上皇位的心路又太过残忍。司马氏隐忍的坚守,是相比代价最小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