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电信诈骗“三要六不”小口诀一起来看三项常识要牢记
7 g* h) r4 V/ z# n% y* g# ^
+ _: t: t% K7 A+ B( W0 r- |2 `) ~0 X/ U5 t4 E# D* D+ f
1、个人信息要保密:当今社会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社交软件、注册登记、求职简历、调查问卷、网上购物、车票机票、快递单据等途径均有泄露风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实施“靶向”诈骗。因而,个人信息注意保密,坚持非必要不提供原则,尤其涉及个人手机号码、银行卡、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应谨慎提供。
7 Z* }7 j6 X6 k: Q/ n" M2、遇到疑问勤核实:不法分子很“高明”,在掌握我们个人信息基础上,设定应对不同情形的“话术”。但是其归根结底还是“骗”,再“精美”的骗局都有虚假成分。有疑问,多与家人、朋友商量,通过正规途径核实,就可以有效识别电诈骗局。
" N w2 A) c0 r0 X% U+ n% D3、转账汇款需谨慎:电信网络诈骗中,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形式如何多样,手段如何翻新,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是骗取财物。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涉及转账汇款,不要轻信对方说辞,给自己留个思考的时间,必要时向警方求助。9 A! f, _" V; f, |3 R3 ~2 O1 A
: A8 r) K: d% b, n6 J, p3 e
9 h4 _- o2 x; C
“六不”原则破骗局3 R7 C; ]8 W; k, L
1、不买:非正规途径不要买。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闲鱼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广告、低价正品等虚假商品信息,收取款项后,将被害人拉黑或提供劣质产品。建议网络购物一定选择正规购物平台及信誉较高的商家,保存购买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发现被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4 X, g6 V* c( L2、不信:网络艳遇不要信。天上掉下“白富美”“高富帅”,百般体贴、嘘寒问暖,谎称困难借钱,带你投资理财,最后人财两空,方知你在网恋,他在诈骗。网上交友需谨慎,别被“天降艳遇”蒙蔽双眼,涉及借款、投资应引起高度警惕。
. R, _" L. e# r' {6 G i( ~
' ~$ e _9 ?, u# c3 @( S( [/ o
+ [4 c, E) Q" F0 @& E+ E, T
3、不取:意外之财不要取。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的“一夜暴富”心理,以中奖信息、虚假博彩、投资返利、金融理财等名义,承诺“大收益”,诱骗被害人付出“小成本”。牢记“贪小便宜吃大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让骗子无机可乘。4 _- G3 [# I3 r# ^2 j2 N1 u) ?
4.不碰:违法行为不要碰。不法分子虚构色情服务、网络赌博等骗局,然后守株待兔,等待被害人自己上钩,以先付“服务费”“担保金”等名义,诱骗被害人汇钱,被害人发现上当后,因所涉骗局系违法行为而不敢轻易报案。谨记违法之事不能干,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 f- o3 L! T4 ^0 m) k9 Q5、不怕:电话查案不要怕。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话,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为由,索要银行卡号及密码或要求按照指示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肯定是诈骗无疑,切勿上当。遇事不要慌,沉着冷静应对,第一时间跟亲友商量,或到辖区派出所求助。 T2 m, a6 J6 {- S& E
6、不点:不明链接不要点。将木马病毒伪装成网站链接,也是不法分子惯用的伎俩,一旦点开,可能导致手机中毒,个人信息被盗取或支付宝、微信、银行卡内的资金被盗刷。浏览网络或网络聊天中,接收到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不轻易点开,万一中招,尽快到正规手机店重装系统;手机里有支付宝、银行等APP,立刻通过其他手机或电脑更改密码,防止存款被盗走。
1 U# z: P% q$ s8 F9 z) }8 }# v
1 v2 ?' e/ p( f9 C2 a/ _5 S
* T& f/ H, z/ X8 {4 P9 _/ a( W3 ^2 \
以上几个要点都记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