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把吕蒙偷袭荆州吹成“战略大师的巅峰之作”,简直是把背刺盟友包装成“高情商操作”,堪称古代版的职场PUA教科书!1 |# Y; R' O1 y* {
1. 偷袭盟友?这叫“兵不厌诈”?吕蒙粉最爱说:“兵者诡道也,关羽太傲慢,活该被阴!”——好家伙,按这逻辑,以后国际条约全废了算了,反正“兵不厌诈”嘛!孙刘联盟抗曹?不存在的,盟友就是用来捅刀子的!, y$ A ^. l' @8 o
孙权前脚刚和刘备“永结盟好”,后脚就派吕蒙装商人白衣渡江,玩阴的。这操作放今天,相当于签了和平协议,第二天就派特工炸对方大使馆,还美其名曰“战术天才”——这不叫智慧,这叫无耻!
& x. G* V# p: }7 |$ e2 {1 Y2. 战术成功,战略脑残吕蒙粉狂吹“白衣渡江多精妙”,却选择性失忆:东吴拿下荆州后,蜀汉直接翻脸,夷陵之战差点把东吴打崩! 更搞笑的是,曹魏笑看孙刘互撕,坐收渔利——吕蒙这一刀,直接让三国鼎立变成“曹魏躺赢局”。
* i6 `9 ]9 C* O& E6 H某些人还幻想“拿下荆州就能北伐”——结果呢?东吴在荆州蹲了几十年,除了被司马懿当经验包刷,半点北伐成果都没有!吕蒙的战略眼光,堪比炒股追涨杀跌的韭菜,赚了点小钱,赔光了老本!
9 Y0 Q! ]/ g/ L f! \# \6 V q$ p3. 背刺专业户,东吴企业文化吕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东吴“背刺流”的集大成者——周瑜想搞刘备,鲁肃劝和,吕蒙直接动手。后来孙权又背刺曹休(石亭之战),再背刺公孙渊……东吴的国策大概是:“打不过就结盟,结盟了就背刺。”
* @; _2 w! r+ y0 G9 @% C吕蒙这一套,放在职场就是:今天和同事称兄道弟,明天就向老板打小报告抢功劳。短期看是“聪明”,长期看是彻底败坏信誉——后来诸葛亮宁愿和曹魏死磕也不联吴,孙权晚年被曹魏当猴耍,纯属活该!
# s+ @- x' Z# ?1 ^# F4. 关羽之死,东吴自掘坟墓吕蒙粉最爱说“关羽傲慢,所以该死”——可关羽再傲慢,也是盟友啊!你偷袭就算了,还非要砍头送给曹操,生怕刘备不报仇?结果夷陵之战东吴被打得求曹丕救命,孙权差点跪下叫爸爸。
: q' F- A' X3 ^2 y6 K, _更讽刺的是,关羽死了,东吴北伐照样菜,吕蒙吹的“荆州战略价值”根本没用上。最后司马家灭蜀吞吴,东吴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背刺一时爽,灭国火葬场!
; ?. | {' I: P4 j总结:吕蒙的“白衣渡江”,就是一场短视的投机战术上,它是一次成功的偷袭;战略上,它是东吴自毁长城的蠢招;道德上,它是背信弃义的典范;结果上,它加速了曹魏统一。
( V. i) z& a$ v \2 Q' C* {& B某些人还吹吕蒙是“东吴最后的名将”——笑死,名将的标准已经低到“会偷袭盟友”就行了吗?那吕布岂不是“三国第一战术家”?毕竟他更擅长背刺老板!, t2 W: c; M4 b# b& Y& M& s0 `+ p+ M! \
吕蒙的白衣渡江,本质上就是: 战术偷鸡——成功! 战略脑残——完蛋! 信誉破产——活该!/ R0 E" Y6 b% V
最后送给吕蒙粉一句话:你们喜欢的不是名将,是职场绿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