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罪恶!是房子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谁都逃不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18: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名合肥人在同一小区购买了44套商品房,按照政策该房主共得到80万元补贴。” 一条看似怪诞的消息,却挂在安徽某市区的当局网站上。
" e3 K, @. o8 W* v' U% ~2 \$ M
  网友们也瞬间炸开了锅,什么时间贫民的补贴却成磷苹人的福利?

& |! d. N/ J: W& I! L3 v* g

/ V. g& z: S) o, t
  买44套房还给补贴80万?官方:不违规
4 j' b. I+ z7 h% Q' E
  克日,有条消息引爆了朋侪圈: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当局网站发布的一条公示信息引发热议,该公示体现,一名合肥人在六安市裕安区同一个小区购买了44套房子。按照本地的补贴政策,该房主共得到约80万元补贴。
4 Q1 R7 E' j! B. R) r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从报道看,该房主所购44套房均价约4000元,与一二线都会动辄上万的房价相比,确实算不上高,但一口吻买下44套房,代价已在万万以上,显然不是一样寻常人所为。
/ p9 ]5 H; M6 w( j
  你一口吻买下了44套房子就罢了,怎么还能拿补贴呢?补贴不应是给买不起房大概真正须要住房的中国人预备的吗?

) L' ]# |; q% H  P$ L9 Q
  云云一来,购房补贴就不免有了“劫贫济富”的猜疑,与当局出台优惠政策的初志背道而驰。
9 |5 \% j9 c0 z* d/ H
  12月21日,六安市裕安区对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回应称,该房主单子手续齐备,并未违规。经观察,该夫君购买的44套住房系该楼盘开发企业接纳房屋生意业务方式以房抵工程款。同时,该购房户80万元补贴尚未兑现,下一步将在补贴兑现之前,由裕安区购房补贴稽核小组进一步稽核把关,对不符合补贴政策的购房户果断取消补贴资格。然而,对于富人霸占补贴的举动,六安市裕安区房地产管理局一名工作职员称,当初订定政策时没思量太细,没有推测有人会买这么多套房子,没有顾及到政策本身的毛病。
; I) a: q  Q2 W3 q2 d/ N
  80万多么?其着实深圳连个首付都不敷,但这件事,网友火就火在:发财的是让人眼红的“真有钱人”。拥有44套房还分走了那么多政策红利,贫民越来越穷,而富人却越来越富。
+ e# g# n* p7 U' u& C$ f
  事故爆出来后,针对网上反映情况,责成区当局分管负责人立刻调集区房产、财政、审计、监察、城投公司等部门召开专题集会,对网友反映标题立刻安排开展观察,及时处理惩罚有关标题。

6 ^1 j- N% E- g
  固然末了本地决定不兑现补贴,但是照旧让人不由得布满肝火地喊出来——

5 K& x4 L( u5 \9 \# ~! A' H
  在中国,房子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了富人和贫民的差距越来越大!
. u1 x) q7 E! v2 ~3 M7 r
  一套房子,就能决定你的阶层

+ H& s# Q( ?9 e2 E4 n
  对于中国来说,房子大概是每个人的痛点。

- W# L  z% [% h6 n3 f
  前几个月霸屏网络的深圳水贝村拆迁事故就可以阐明这点,固然每家得到赔偿金2亿元是个假消息,但按照本地的拆迁赔偿合约,拆出万万富翁的比比皆是,可算是名副实在的“土豪”。随之,贫富差距就越拉越大。
+ X1 _7 m" L' v7 @  w5 W
  随着一线都会的房价的一起上扬,当房地产代价已经远超于年轻人收入水平的时间,一个征象开始冒头。这就是在一线都会年轻群体中,身份的变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层,而这个分层直接泉源于房地产。
2 ?$ F7 m; W* @: m
  如果你没有买房,哪怕你工作不错,薪水不错,但是没有房子,你根本上不绝处于底层。

, j. q3 i; a7 t; {* N- Q1 J  @
  如果你有房,拿一线都会来说,月供不是太多的话,找个年薪二十万左右的工作,就可以过得很舒服,很容易就能成为中产阶层了。
- W4 b9 s: K( f3 Q& y/ V7 b: s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曾表现,房地产实在是一个表象,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社会标题,就是贫富南北极分化。有房子的有十套八套,没房子的一套都没有,这实际上是把南北极分化的标题通过房地产体现出来了。

* t* c. \& D5 e, a
  房子不但分别阶层,房价还摧毁空想、抹杀积极。特殊是对于年轻人。房价和工资之间越拉越大的比例,让年轻人的积极和奋斗显得惨白无力。与房价攀升的幅度相比,积极升职和加薪都显得云云微不敷道。

. _- M5 A' l3 j- L# Y4 E/ Y

' M- m) B" C- P. t2 z
  举个例子,在2015年的3.30之前,一套300万的房子(首付100万多点,贷200万)现在的市值是650万以上。也是在3.30之前,投入近40万(贷80万),现在这套房的市值是220万以上。一朋侪2013年,买入福田一套50平的房子,其时不到100万(首付只要30万,贷60万),现在的市值是350万以上;以上都是身边80后刚需购入房价涨幅。

1 y+ ^; z, }+ A
  确实,房价也不会不绝只涨不跌,长此以往泡沫也有一天会幻灭。关键是你不知道什么时间幻灭。
7 Y2 P2 D  F8 A5 ~2 _
  那些买房一族,除了本地人,其他根本都有着较高的学历,有着较为体面的工作,以及不错的家世,他们固然不可以大概在北上广轻松的拥有房产,但是家庭的力气也可以大概付得起的首付。

& R) g' \4 ?, d1 y, m; ]; b
  固然他们依然要背负着较高的房地产负担,每月收入大量贡献给了银行,固然生存过的紧巴巴的,但房地产代价的快速上涨让他们产生了虚无的满意感,上涨的房价让他们感觉到:有房在手,心中不愁。从而有了生存中斲丧的底气,大概至少有着安身立命之所,不消为租房来提心吊胆。他们是金字塔的中心阶层,生存压力固然存在,终日忙于归还几十年的房贷,生存相对窘迫,幸亏也有属于本身名字的住房。
2 I" y4 D8 m/ J5 W5 o/ e
) W$ C- A+ t# t2 r, J
  总有一天,一线都会会彻底的分别为富人区和贫民区!久而久之,金字塔的几类人天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藐视链,都会原住民藐视新进入都会的住民,有房的人藐视没有房的人,但是如果房地产代价保持相对稳固,这种藐视链只会在短期,大概少数时间存在,但是房地产代价的连续迅猛上涨,让这种藐视链被空前增强。我们之隔断着一套房子,但这套房子,是几百万的间隔。

- a, @0 Z4 b) ?
  要冲破这种局面,你可以选择赌一把,比如我身边有朋侪,本身只有十几万,但是买了一套三百多万的小房子,其他都是通过首付贷等方式借的钱,如果赌对了,过几个月脱手就可以轻松赚几十上百万,抵其他人存几年,乃至十几年的现金总额。拿到第一桶金,胆子就更大了,天然可以继续去炒房,然后钱生钱,钱生钱,云云下去。
  A; f5 T2 I3 g+ q" Q+ n
  阶层的鸿沟,谁都逃不掉

: h. C, Z, _! p+ v) z2 F! }
  过细想一下四周,你会发现这个社会越来越“人以群分”,那么作为一个平常人家的孩子,我们改造本身运气的时机尚有多大?我们的孩子改变本身运气的几率是多大?
6 ~7 J( w7 v: J& ?( U4 h
  BBC的一部记录片《人生七年》选择了14个差别阶层的英国孩子,记载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载一次,不绝到他们的56岁。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破了一个暴虐的毕竟:贫民的孩子依然是贫民,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 P+ c" [4 Y1 p4 I
  固然,你也可以选择搏一把拼一次本身的运气。《人生七年》中的Nicolas,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传授,乐成冲破了阶层的天花板乐成提升精英。但记录片说,这个概率约为7%。
/ E$ t) d  c0 d7 B: n# ^; k2 ^- L! y1 m
  这些人能逾越本身的家庭、情况,摆脱期间对他的束缚,让天下对他刮目相看。以是,我们也无法抱怨,只能比那些比我们生来更精良的人,更加积极,才气更有大概挤到上一层的社会当中。
2 u$ H8 v( e- v: |" K! n
  越是有钱人,财产增值越快,炒房是最快本事

0 Z8 }6 q  P4 x
  已往勤奋是可以致富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谁谁谁种了几十亩地,收割了多少庄家和粮食,但是,现在不可了,一线都会房价十几年涨了几十倍,粮食才涨多少。《二十一世纪资源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以为,当今的资源回报率已经远弘大于经济的增长率,换句话说,就是你劳动赢利的速率,比钱赢利的速率要慢,这将会导致社会财产快速向少数人聚集。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越富有的人越富有!
3 ^# {: J" A; @0 {5 r# o, T9 {7 c
  对王健林来说,“先赚它个一个亿”确实是小目标,由于王健林的身家是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但是,对于我们一样寻常的人来说,一个亿是一辈子都实现不了的目标,如果许多人都实现了,也很可骇,那阐明我们的通货膨胀到了灾难性的地步了。正常的人,年薪20万,要500年才气赚1个亿。对王首富来说,本日乞贷买下一块地,下周大概就升值了一个亿。这个完全大概,而且很容易,而且他确实这么做了!
( n; A6 n( q- B  Q
  现在的社会资产只依照“马太效应”
2 F1 c! v8 _4 G9 a  T  v
  现在已颠末了勤奋可以致富的阶段,要靠房子增值,要炒房,要投资,大概说钱炒钱才行,你必须要懂金融供需,玩转资源。钱生钱,越来越多。就像《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内里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全部的也要夺过来。”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个规则非常酷寒,但无法抗拒。就像互联网公司,只有前三的才活得不错,其他的根本都是靠边站。都会,人群,实在也是云云。

# o0 ?5 g# M, s1 p9 A; e+ j( b0 y& B
  多年来,“逃离北上广深”的话题不绝都时不时的引发热议,但是,大数据结结实实的扇了我们一耳光,它告诉我们,你终将逃离你衰落的故乡。由于多数市就像抽水机,不绝地从落伍省份抽取劳动力,大概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本日的日本一样,无数乡村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仍旧。
http://www.simu001.cn/x111655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2 18:26 , Processed in 0.3801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