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千股停牌,7月9日,千股复牌,云云触目惊心的场景实属稀有。面对A股市场的硝烟弥漫,上市公司匆忙自救,国家队也告急灭火。而这背后,竟是在调停股权质押的强平危急。一时间,股权质押从幕后走到了台前。8 R5 D8 [% G7 I6 a# ]: k! v
# ~/ U) B7 X# R: [/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体现,股权质押面对补仓是现在上市公司火线停牌的紧张缘故起因。较多的股权质押发生在上市公司向银行等机构的融资环节中,如果上市公司到期不能归还贷款,那么银行等机构可以将股份售出、得到受偿;而这些公司则将面对“易主”风险。, Y- o, a9 Z- H8 y( ]+ y# w6 ?: f& e
1 t. S" k, ~3 x- k+ _那么,什么是股权质押呢?; P# ~0 h/ C: p; O# ^& B+ E
( H0 k& D$ h: e5 m
股权质押就是把“股票持有人”持有的股票当作抵押品 向银行申请贷款或为圈外人的贷款提供包管的活动,通常发生在股东急需活动资金而又无法变现股份的情况下。银行或信托公司通过发行信托筹划以得到投资人资金,随后将资金借给上市公司股东并收取利钱,股东则把股权质押给信托公司作为包管。4 C6 }) i' ^ m. g) Z- J& }) G
% ^6 [9 Z- g; y i
在这一过程中,股权在质押时通常都会举行“打折”(质押率),一样寻常由质权人规定,多为股票20日匀称代价的3折到5折之间。举例来说,某公司股票基准代价为20元,质押率为3折,买卖业务数量1亿股,融资本钱为10%,限期为360天。那么股票买卖业务代价为20元*30%=6元,得到的融资额为6元*1亿=6亿元,每年付出的利钱为6亿*10%=6000万元。
- U1 m& \# l# V4 c7 c5 D: R3 y; b% ?* g! }0 y
本年3月到6月,股市行情看好,不少上市公司股东“垂涎三尺”,乃至将流通股也质押“上阵”。据不完全统计,停止现在,全市场一共发生了2563次股权质押,近70家公司折价幅度凌驾50%,A股股票质押的总体规模约为5000亿~6000亿元,全市场股票质押的总市值约为2.53万亿,股权质押火爆水平可见一斑。& J0 s5 C: F: p5 |7 v+ F: K
# x% ?' V+ Y8 l# J% s* A
同时,股权质押的比例也水涨船高,仅5月以来就有20家公司质押了近20%股权,此中长江证券5月来共质押了7.04亿股,涉及市值高达125.56亿元。) S4 u6 Z5 ~0 I9 j
* l$ u! p6 C2 B) {% Y对股市而言,云云巨大的质押规模虚高了股市远景,股权质押概念股一起飘红,乃至跑赢大盘,影响大盘走势。据统计,5月以来,股权质押股票匀称涨幅高达43.82%,远高于上证指数的14.96%和沪深300指数的11.77%。1 r( }( J6 H( L. A8 f
9 u, Q$ M4 u0 E8 N- Q" Q
急速前行的股权质押看似“气吞山河”,实则“外强中干”,短时间大盘下跌3成危急。为此,银行大概信托公司在股权质押时通常会设立防火墙,即预警平仓线。当股市下滑,股票代价跌到了警戒线代价或以下,上市公司就须要增补资金使得股票与现金的总值要高于警戒线代价,若股价跌到平仓线时,股东未能增补质押或用现金归还部门融资款子,此时信托公司有权将质押股权强行平仓。( v) N/ k! a. m& O- g( ^, K
# C4 @$ H7 M8 R! D! R
举例来说,上市公司将10亿股权质押给某金融机构得到5亿的贷款,机构对于质押的股权会设置警戒线平静仓线,分别是融资规模的150%(7.5亿)和130%(6.5亿)。如果股价下跌触遇到150%的警戒线,即10亿的股权下跌至7.5亿,那么上市公司就须要补仓;如果股权代价进一步降落到6.5亿,那么机构就会欺凌平仓,股权从上市公司手中转移至金融机构手中。/ i$ S3 j, C- A# W
6 t. G- V7 D% ]
本年上半年发生股权质押的891家公司中,已有79家公司在30%质押率、160预警线的假设情况下出现了急需补仓的告诫,上市公司行情间不容发。
5 g$ [% }, L/ M i9 L. r- J3 @6 j0 g! P$ [ z' i
更可骇的是,如过股价连续暴跌,将触发股权质押的大面积清盘,作为出资方的银行大概信托风险也会“变现”,乃至压倒资源市场。这是由于,股票质押的连续爆仓会导致上市公司的敏捷瓦解,市场恐慌之下股民信心全无,跌停的股票无法卖出,银行或信托资金无法回流,导致坏账。此时,作为接盘侠的银行和实体经济就会蒙受比力大的打击本钱以致无法脱身,股市也会因股权质押的风险袒露而遭遇恶性循环。* h7 I X/ C4 B2 v# ?
$ p7 _8 q5 Q# H
7月9日,银监会脱手救市,体现已到期的股票质押贷款两边可重新公道确定限期。濒临平仓风暴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得到了一次喘气机遇。然而,强平危急的暂时排除并未减退市场对股权质押的关注,复盘机遇的把握都还存在不确定性,高杠杆融资业务的活动性风险还需更多步伐的调解与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