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戒淫网,觉得很有意义。: Z3 @5 C/ \/ Q; l5 }% v
看风水不如依照这些定律改造命运8 r2 H6 s/ }% I1 H/ @8 X- t
栏目:积德改命 时间:2019-02-12 14:17 点击:10862
4 x$ }* T# O) e* w2 x& T6 O
$ U$ x7 i- m, T: Y 我爷爷特别有善心,他在部队学会治疗外伤,复员后也常给人看病。那几年唐县发洪水,灾民来我们这里要饭,爷爷供他们吃,供他们住,有的人得了病,就给看病,还有的人一住就是几个月。' s3 w# E A3 i0 M8 A
7 C7 B3 j+ H! ^ 那时我爷爷兄弟俩中,爷爷家境好一点。爷爷那时出钱,供他二弟家的儿子(也就是我堂叔)跟着一位老中医学医。堂叔不太长进,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歇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最后什么也没学成。爷爷的二弟——叔爷爷家境不好,爷爷又出钱供他跟一个很有名气的师傅学看风水,希望他学个一技之长,能够安身立命。等于爷爷出钱供着他们父子俩学艺谋生。
5 B! p/ y$ t* X& U2 v4 t7 q2 I8 O( s4 m2 O5 E/ W
叔爷爷学会看风水后,改了家里的祖坟。他把我祖爷爷祖奶奶——也就是爷爷他们父母的坟地给改了。把代表他后人的那一边改好了,在代表我爷爷后人的这边取土,挖了个大坑,改成了我爸犯牢狱之灾的格局。你说自己改好了就算了吧,还要顺带着坑害一直帮他们的哥哥一把,太缺德了!懂风水的人告诉爷爷了,爷爷非常伤心。但他没有声张,也没有找他理论,只是偷偷掉眼泪。他不想去请人来改,主要是怕兄弟不和,家丑外扬,传出去给父母丢人。
. ]) `1 ?! ~9 X. N: `0 W9 Y: l. R3 [/ _% P' H9 y4 G
叔爷爷的师父也知道了这事,他来找我爷爷,爷爷热情地招待了他,但是绝口不提弟弟改坟的事。到最后,他要走了,对我爷爷说:“老软(我爷爷小名叫老软),你可真行,这样了还能忍着。放心,你不会白忍了,你儿子的牢狱之灾没了。”% j1 e% K# C9 g5 W0 ?( f
" |3 Y3 y# V' T9 [- N% L 确实,我父亲年轻时经常跟人家打架,又特别正直,轻财好义,看到不平的事情就替人出头,这让我爷爷非常担心。而我那个叔爷爷家的儿子,特别老实,别人打他都不还手的样子,但是特别有心眼。
9 }$ _2 x% F4 \ T6 V0 x+ L
; c: `4 S. k4 J 后来的事实表明,叔爷爷改的风水,并没如他所愿起到作用。1995年爷爷去世了,身体柔软,面带微笑,我学佛后,回想起来,才知道这是生往人天善道的瑞象。而叔爷爷得了胃贲门癌,吃不下东西,活活饿死的,饿到最后,瘦得连颅骨上的接缝都看得清。& H- w0 P- H- c) H: h9 C6 ?" ?. X1 t
4 }- a$ A, ^, f5 W# d! y5 X) Q 我们这两家人的后代,差别就更大了。我家在当地算是比较兴旺的。而叔爷爷那一脉,却子孙衰败、灾祸不断。好像是2000年左右吧,叔爷爷的儿子——我堂叔因为杀人,被判了无期徒刑。叔爷爷的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很不孝,到他们死也没来看过他们。另一个女儿家里特别穷,儿子三十好几了都没个对象。(作者:希望)
) m4 Y1 ]+ ]" g
' F( H' F% Z" C T; b% |! n 心上莲花点评:; V( K. f+ C' I. O
. w5 V) O# m% f, b* D
人要心地不正,风水何益焉?还是那句话,真正的风水,不在山河大地之间,而在心地上。与其营求风水,不如求之德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3 X) x' c# H* @1 ? W2 l2 x. e
7 U# O2 L% ~ t& A1 B6 J; L+ q
看风水不如依照这些定律改造命运
+ e3 u; s& q. E: U/ y1 W1 W5 j6 s% u/ ?* @" o; b
一、因果定律:
4 e/ Q4 p. h c( I$ p& v
8 H8 M2 f9 K. ?2 {9 r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 g- s$ z, I9 Z" r( J
; E9 T! s: n/ g; g0 ^+ }1 t 二、吸引定律:
0 X! W7 I/ l( G$ P; O7 w
; ~ W: x* j- z5 [ 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都是选择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甚至视而不见。所以人所处的现实是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一个人的心念是积极的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v! T5 p; r5 z: ~9 E
# y* o W+ ~1 \$ x/ @; c# n% w5 e 三、深信定律:3 D) ^& p& G& A1 k
5 t' C, q2 K( {5 w; |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由此看来,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 M. F9 E3 ^) s$ _' l* l* T* y
% E5 p: C2 t6 O* r6 ` 四、放松定律:
. W# E4 {* K, w$ ]+ [
3 G5 ~7 u/ D: ]5 t# `( w+ g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 @% R" X8 M+ X, R6 l8 g0 _5 X9 j
0 e9 R$ x/ r4 q: n3 c8 r 五、当下定律:- L7 ]* @8 E8 `; E7 U
5 C h; G5 x( t& |" p& G5 o 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心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人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管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做好目下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
; O) l1 y! {; R4 R7 s8 f6 @* o5 o' a4 Q) t% O
六、 80% 20%定律:
% ^1 r& o! C2 ~, v. L- o; u$ @, s! X4 L) e( m' @
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3 T% L8 k% L# {2 {: g2 K) T
4 a [9 E& E. X 七、应得定律:( T/ ?( H! |4 F1 \# s, \8 `
H4 z1 Z2 _; _1 U" e 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和量都会提高。* P! p. R: l; O
8 D; s5 V# R5 D) p t3 Z 八、间接定律:" A/ e3 |9 M) T; D( h }" P/ L( z7 D
2 L: K# Y" d, Q! i 要提高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又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一两年内就消失;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这就是间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即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8 `& j; C& K7 q# i; j7 Y+ D
a% ]$ S3 L9 U7 l
九、布施定律:
# a' y0 w' W* d0 P5 [3 Q# x# y ]* d2 ?; ~6 M R
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报应。' B2 D/ `0 N4 z1 N
. H% W* Z! ~" \* {9 P 十、不图报原则:
0 ~; l6 s) C) G' j. j& U g4 q8 e
9 C) r6 {8 U" V: U9 a 这是布施定律的补充。这个原则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不望回报,你的回报越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例如类似的情况不知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给大象(施)称重量,大家说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回报),大象的重量会增加多少呢?
: X4 `( h$ j- F
8 s/ j4 ]7 F9 t( C: n3 N 十一、爱自己原则:* `1 j3 {1 _" x
1 T7 Y q- y& N: Q# T- n9 P 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欢不满意自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喜欢别人的。这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 ~! b! U4 G4 j; c( U9 A4 E! c9 A; n2 C0 l& ?. a: @" b$ t
十二、宽恕原则:9 u- N. q9 N v
$ a! ?# b ]8 {2 U* X, y
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请先真诚地忏悔并保证不再犯,然后——请宽恕自己。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人。从前种种,譬如昨**,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7 r% w n1 a: h, a& R
, B# }$ N& c- H' E 十三、负责原则:
7 H; e ~( e0 U, Z: ` z
5 J5 q0 Z/ [5 G) L 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请时刻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负完全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