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新手入门] 炒股没有专属尽 招=自带“亏钱光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5 07: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总有像这样一些投资者:既不情愿长线投资,又不擅长短线操作,换股次数不少,频率也不低,但老是成少败多, 被人称为“换必败”。究其原因,重要存在这么几个怪圈:
) |8 q' S" k% l, Y0 o; p8 S3 @# c7 {9 {9 Z. D$ W4 U2 q% {- j" U
一是认为操作股性活的股票必定赚钱,股性呆的必定赚不了钱。股性活的股票涨得快、跌得也急,股性呆的股票涨起来慢、跌起来也缓。一般而言,当大盘处于高位、个股涨幅已大时,不要再选择股性活的股票建仓,而应首先考虑股性呆、涨幅小的品种,以抵抗随时可能出现的调剂。
# U5 D4 o, ^8 ^3 o: I1 L% ~+ H: N2 G' C% M" o+ x8 I, k
  只有当大盘处于低位、个股跌幅已大时,才可选择股性相对机动的品种建仓,以便当大盘和个股反弹时取得超过大盘的收益。5 q% {# d# j3 U3 r$ o; Z
0 j" j8 U5 f# T/ U5 t+ y
二是认为操作涨幅大的牛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操作涨幅小的熊股则难以赚钱。现实上,炒股可否赚钱与股票牛熊没有必定的联系。概况看,一段时间的牛股,投资者只要实时买进应当获利颇丰,实在未必,尤其是涨势凌厉的股票,一开始持续逼空涨停,投资者想买买不进,等涨停打开、可能买到时为时已晚;
- S/ P+ y: ~- N; v, V5 P' ?1 a8 ^9 s3 i" q4 E
  一段时间的熊股也一样,只要爱护机遇、踏准节拍,熊股也能帮投资者带来理想的投资收益,就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操作。- @& I" y! }& ?3 s

3 O6 n3 Q* w/ `三是认为换股操作越勤越好。一般情形下,换股时卖出股票和买进股票应同时进行,但也并非相对。当大盘和个股处于显明的降低通道时,可先卖出股票,没有实足的把握暂缓买进。当大盘和个股处于显明的上升通道时,可先买进股票,没有实足的把握暂缓卖出。* C. b# O5 H8 t+ s
6 c8 s& N6 H* `" }: k* x& q1 z
  是否须要同时进行买、卖操作,须要从各自的现实动身,研讨并找到此中的规律,机动应用。换股时,值得投资者鉴戒的“放手锏”重要有:
& q. q' a- e5 B6 c& Q& F/ w  S! T; R( t- e" N8 Q8 Y
双向察看。既要关注待卖股、又要关注待买股,无论是正向操作仍是反向操盘,都要防止顾此掉彼,在决策卖出A股票时就要同步考虑可否确保接回B股票,在判断买进B股票时则要充足考虑可否实时将A股票卖出往。& n' j9 D, W7 y; J5 b) r
3 R  `! G+ U& {+ T9 S
执著换股。如股票A卖出后持续上涨,股票B买进后持续下跌,应保持初度换股的“准确”理念,持续进行同标的目的换股,进行二次操作。- L: j9 D8 U* Q& \! G" t0 k$ N
. N3 b% D  q3 Q9 B+ V
反向操作后,如有可能也要“反上加反”,操作理念同上,标的目的相反。善用跳板。有时换股后,买、卖品种中的此中一方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正差收益,但另一品种却收益可观,前者在整体换股中现实上起到的是“跳板感化”,为后者取得正差收益供给了资金或筹码保证。如卖出股票A、买进股票B后,出现两种情形:一是B不涨也不跌,但A却出现了较大跌幅,此时保本卖出B后再原数、低价接回A,资金账户就会多出不少资金;二是A不涨也不跌,但B却出现了较大涨幅,此时获利卖出B后再原数、保本接回A,资金账户同样会多出很多资金。在这两种情形里,B、A分别饰演了“跳板”脚色,为A、B大幅获利,起到了极为主要的跳板感化。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1283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08: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这人不太会说话,如果有什么冒犯的地方,你他妈来打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6 04:04 , Processed in 0.35298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