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岁以来,在新兴战略产业板即将设立和政策大牛市的刺激下,在外洋上市的中概股纷纷退市,拆除复杂的VIE结构,准备返国争抢末了一波“泡沫红利”。
3 \ r2 _( \: A! K' X" _3 h' x% ^ m/ z& ]- F) M/ ^& G. }: x7 O
本日,两个新的“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案例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个是在香港挂牌的万达贸易地产,另一个是在美国上市的奇虎360.( j9 J/ k" s& c& T# I+ H; i
8 V2 M1 p4 u1 {* Q1 e% l L8 `; s “万达贸易地产”是王健林的焦点公司,15个月之前才在香港上市。由于香港受到政治风云、美元加息等影响,股市不绝比力低迷。根据明晟公司公布的数据,香港股市的估值非常低,仅次于俄罗斯和埃及,在新兴经济体中位居第三。
@! Q8 m0 j2 T: q8 k4 n- f. Q. G/ y7 b2 l, ~: n. C( n
在香港股市,内房股、本地银行股估值不绝非常低。2014年12月万达在香港IPO的时间,发行价是48港币。挂牌后,万达股价最高为78港币,最低为31.1港币。迩来一个月的收盘均匀价,大概在35港币左右,远远低于发行价。
$ I' C9 q, D p$ ]9 ^. j' U8 Q# W0 Q2 h$ j5 l
假如以市盈率和市净率观察,就更令人尴尬:市盈率只有5倍多点,市净率0.83倍。也就说,万达贸易地产在香港股市卖了个白菜价,但仍旧没有多少人乐意买。
: j% w7 S. V! Q
K7 Y1 r. B2 L& G( t. j 着实,这就是注册制下的熊市的真实状态。李嘉诚的公司也遇到了同样的题目,比如他的长实地产,在重组挂牌之后市值最多时淘汰了1500亿港元。不外李嘉诚没有计划退市,他为股东谋福利的办法是回购部门股权。万达有更好的办法:回归A股。假如到A重新挂牌,万达怎么能混个10到12倍市盈率吧,到其时市值就可以轻松翻倍。
, ^' w9 ^# r K# D! s7 F s
' g6 x0 E+ x. B# I, g' o+ D! i 奇虎360也打着同样的算盘,按照公布私有化消息之后的最新股价盘算,市盈率是36倍。假如回归A股,至少也混个70倍市盈率,市值同样可以翻倍。
1 i n. I& o- J* ?
% J/ P* R( O2 `* L D 外貌上看,万达和奇虎回归A股,最有大概选择的方式是借壳上市,优点有以下几个:. T7 y2 F* w8 t
' J& e; Z+ s" u" F$ I 1,对公司来说,可以实现快速上市,不消等得花儿都谢了;2,没有IPO,只有定向增发和资产收购,可以减轻二级市场的压力;3,中概股一个接一个的借壳上市,可以动员题材股上涨,有助于市场氛围回暖;4,从长期看,龙头企业纷纷回归,有利于国内资源市场的强大,金融中央简竖立;5,有利于散户分享行业龙头的快速增长。8 X( O: a3 q/ y7 f. C/ R
$ F' |+ D" `& o O3 s1 E% r
但须要看到,外洋上市公司的回归,对于现在“关着门玩泡沫的”A股构成了比力大的实质性利空,市场会在热炒借壳上市题材中高兴地殒命。由于毕竟市场快速扩容了,一批估值动辄数千亿、千亿人民币的企业进入了A股,分流了资金。
5 g! E+ V- d# k$ }$ Y: X8 j- r$ R) ]' t2 H, G
在深沪股市对新股遭受本事非常单薄的2016年到2017年,稀缺的市场扩容红利应该给优质的中小创企业,让他们得到资金,从中孵化出新的360和万达,而不是让并不缺钱的360和万达返来挤占中小企业的发展时机。
: S, u8 y( Q! Q0 P: e- }4 e7 g! h
/ T; m" u$ K+ f. @! T. N# ] 别的,在外洋上市公司回归过程中,还不可克制造成资源向外洋转移。这在中国外汇储备不停降落的配景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目。
: g% V; g) O) d# d
" g& H1 j/ u* M 以是,外洋上市公司回归固然是中国资源市场的长期利好,但却是短期巨大利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返来割韭菜的!对这种“回归热”的两面性,管理层应该保持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