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子门下。
9 P( o% N2 s( Y/ q; l, f1 Q$ @* z1 T0 k% K
见阳虎丧魂落魄的样子,赵简子问他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呢?”) h# w# S% B( r$ F- ]8 U
阳虎伤心地说:“从今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培养人了。”, g5 X- L7 ]' {2 G5 j0 N
赵简子问:“这是为什么呢?”) G. m& w6 Z, Y( v
阳虎懊丧地说:“许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了那么多人才,直至在当朝大臣中,经我培养的人已超过半数;在地方官吏中,经我培养的人也超过半数;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中,经我培养的同样超过半数。可是没想到,就是由我亲手培养出来的人,他们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做地方官吏的,无中生有地在百姓中败坏我的名声;更有甚者,那些领兵守境的,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想起来真让人寒心哪!”/ S4 F5 E; S% w/ }5 {6 O8 o
赵简子听了,深有感触。他对阳虎说:“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当初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没有注意挑选品德好的加以培养,才落得今天这个结果。比方说,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休息外,秋天还可以收获那鲜美的果实;如果你种下的是蒺藜呢,不仅夏天乘不了凉,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来,你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应记住这个教训,在培养人才之前就要对他们进行选择,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就已经晚了。”
: w9 }" y+ S. U/ S% D阳虎听了赵简子一番话,点头称是。, O" k, g# b* o5 D" a2 S' m9 z
人的品德应该比才能更重要,因此应有选择地培养人才,不可良莠不分,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