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比特币必然跨,现在也果然垮了(一部分)。突然觉得自己在大学讲比特币,在讲台上bb赖赖还挺帅。
+ f0 v% G. S8 e. z% {9 ]! a) }
9 F+ \1 a7 `; f; ?4 n
2 N/ ^3 }) m y* t5 W我理解的大概是:如果将比特币看作货币,背后就需要巨大的实体经济支撑,还需要很多“权力组织、民众信任”。如果把比特币看作商品,那就得存在“刚需”而不是投机。虽然比特币可以用于褐色产业地下交易,但显然对大多数人而言比特币更是一种投机商品,(而且投机行为占大多数)。
( R" `$ o# P& B J6 T* o2 p现在的比特币看上去更像是一种金融产品。金融这种东西,我见识浅薄,只觉得“全都是泡沫”。
p+ E2 _0 b# x# Q3 K, J* q7 Z如果想成为商品,就需要营销以给赋予其概念,比如:无国界者的自由。) E& K, g( v2 s4 A
如果想成为货币,技术先不谈,需要有稳定的的运营、调控组织,稳定的实体经济。
7 { {+ y. f. {+ K5 A比特币缺点非常多,比如总量固定啥啥啥的。就不bb了。: o& q E9 X; x! m" [) h. I
6 @1 ]6 Q$ i( a9 q# _
9 x1 l" V* t# b; v: c4 E
之前也总bb房子总会降价,但现在一二线城市房佳除去投机因素,还是存在不少刚需的。要房价泡沫破裂、降价,则需要刚需减少。
2 y- l& D& u8 x7 b) m, M所以也许啊,如果有一天,国家出台严格的政策以保护租房者权益(像某国那样),令人觉得租房也很安全,便会促进更多人愿意租房生活,刚需就不那么刚。又如果,房价减少,能买的起房的刚需的人减少,那房价也会降(只降一点点)。
7 S8 T( B7 p" n5 i
7 i( K* v N# O+ c( K) ~3 S* ^2 C, R7 v- @. A( i0 W
等刚需减少到一定程度,而炒房者占到大多数的时候,房价泡沫也才会慢慢消失。- y( M& N# v; I: }+ u
2 r) G3 J5 [, O3 h$ W8 s i7 E3 O
: G! C# z; @5 U1 Q [8 d. d7 _, G- w! C$ }! \: z
; R3 B+ q* I5 V* D6 ^- z) ~7 z3 [5 g( H2 L& M
2 k; |1 K) V2 e
0 R6 _) h7 o) W2 Q0 l
拿楼市打个比方的话:投机者是有闲钱的钞人、刚需者是钱要能用在刀刃上的小小康。/ o) B5 P( |! D, y6 e- q* M8 L
钞人的超能力倒底是有限的,钞人投机讲求一个回报。如果买了一块地建学区房,孩子家长疯狂求购(将其理解为刚需),他说一套房一千万,有的是赚头。如果建个普通小区,有需求者但附近竞争对手也多,那就有点像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他能通过营销自己小区让自己更加不同,但还是要竞争,所以根据微观经济学里算最合适价格的公式他就不能漫天要价,得设置最合适价格甚至亏本卖才不至于血本无归。再惨一点就不说了。
" ?' C8 ^& v% O+ d( Y! p- p. M( t9 |! Z, t
0 e7 d) B3 H. J/ R% V有个理论叫市场效率理论?强有效弱有效无效。
5 S0 c. Z3 }( p' d# X* }用在这里不合适,毕竟有效与否是对“市场公开信息”的反应速度。目前对公开信息的反应速度都没有达到强有效。咋的还指望对非市场公开信息(“社会人的购房欲望”与“刚需者的数量”)做出迅速反应啊?因为投机者常常反应不过来,所以泡沫到后期,大都是投机者玩投机者。
9 B3 c; T# u! w S! Z7 N; \能了解到“非公开信息”的都是聪明或者有资本大佬吧,铜观察周边与网络环境得到讯息;又画着通过大数据了解到:今年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浏览住房app、聊天记录中提到房价的上升/下降了30%。: \, z: T! Q2 U( C4 e8 M- D/ d
哎呀,所以我才讨厌大数据呀,这东西都是有钱人才能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