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自成立以来一直不断为公众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还为公众普及金融知识,为进一步提升银行消费者金融素养和安全意识,构建和谐的金融关系。在最近的高考招录期,捷信为考生支招防诈骗。
# }& k5 u1 E6 |# C5 ^) q; D# d& S! V; D
/ R2 {7 R/ b2 N( U6 A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群发短信等方式,向高考考生及其父母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诱骗对方点击链接,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并绑定银行卡账号等,从而获取考生信息,之后进行诈骗;或者在链接里设置木马链接,诱骗对方点击链接跳转木马程序,从而读取、拦截手机短信、银行卡信息等。在应用商店下载此类APP时,如果显示有广告插件,最好不要点击下载;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网址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查询。) Q( d* [; j' n1 a$ h5 s' p' M
0 h+ q6 _1 t. o4 N u1 r3 ]* _% }( s1 _" q
高考后,多个考生曝出遇到“改成绩”的骗局,如“1分200元”“低分高录”“指定录取”的幌子,让少数家长抱着侥幸心理,向网络黑客求助。不法份子自称“黑客组织”,可以用技术手段登录到“中国高考成绩系统”内,“篡改”考生高考分数。目前,高考招录全部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录取工作程序严密、监管严格,计算机自动按分数、志愿进行投档,任何人无法实现 “低分高录”“指定录取”等操作。高考网上阅卷采用内网阅卷,技术上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家长如果接触到类似信息,应该提高警惕。$ I0 f, p8 R0 C4 u" e9 K
6 _4 _# x( i: K) l5 ~, A+ A0 R$ o! u
还有些不法分子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向高考考生及家长发送伪造的录取信息,让考生提前将住宿费、学杂费等打入指定账号。也有不少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印章,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声称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招生指标名额,并要求提前支付部分定金费用,剩余尾款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交付。遇到招生录取疑难问题,要通过官方渠道咨询核实,不轻易将考生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重要信息交予他人。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的个人信息需妥善保管。4 E9 b# S0 ]- | e
: L H! {+ b. X
* l/ v# U$ Z9 t1 \0 e% A S* L& _
$ f" v- O- C/ M6 r) J捷信为了促进社会金融的稳定和发展,不仅仅只针对考生未来还将针对各种不同人群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