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三天,我继续写读《炒股的智慧——在华尔街炒股为生的体验》这本书的感受之人性。书中描写人性的这一部分篇幅简短但意味深长,我觉得是作者在书中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一个人不论是否做股票,这部分都值得一读。因为人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但每个行业中的从业者,毫无疑问在人性上是共通的。
0 N) l% \7 s6 n8 L& v3 [
- o6 ]7 v4 s' ?8 g( \. v+ n. `: r' _" E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一般股民何以失败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在讨厌风险、急着发财、自以为是、喜好跟风、因循守旧和耿于报复这六个方面。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天性怎么可能容易改变呢?既然人性难以改变,那普通人混迹股市的成功之道在哪里呢?
, ^* L6 l9 c! x; w' H9 ^
0 s& n2 I, w8 T! x答案其实也在书中。作者在书中写道:“炒股是很古老的行业,成功的先例非常多,这是不需要天才的行业。最重要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战胜自己的勇气。可以这么说,识不识字和能否在股市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识字的总有那么点优势。” T* d( [7 l p% h
/ v- w, G+ l5 `& y一方面,股市其实是对参与者并不挑剔。她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历背景,多深的专业知识,多牛的行业经历。她几乎没有门槛,谁来都会受欢迎。因此,各路英雄豪杰也好,贩夫走卒也罢,都可以来市场一展身手。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的人会占优,但这种优势不是决定性的。
& x; }( J. f/ z0 k; E0 }! H7 x% n2 b$ X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拿个几万甚至几千就能在股市开始折腾。只要是做了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慢慢从新手过渡到老手甚至高手,成功的机会始终是存在的。这种比较公平的机会,可能其他行业里的普通人并不见得一定有。
5 i' H/ Y5 G4 @* J( e, W
8 l* r! ~- f) s“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也适用于大多数行业,但我们能说那些“枯”的“万骨”之所以没有成为“将”,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不勇敢、没本事吗?回想起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所写的“名将是怎样炼成的”那一部分,总是唏嘘不已!可能在其它行业里,普通人连历练的机会都少得可怜,甚至没有,更谈不上什么成功了。但在股票、期货等市场里,最不缺的就是机会。$ H1 C' ?* G( f
! `: g5 C" b5 H5 T另一方面,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战胜自己的勇气,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得到并奏效的。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打定主意要来市场混,就要做好长期折腾的打算。短平快式的捞一把,在市场是难以实现的,除非运气非常好。大家都明白,运气与本事这两者的联系并不紧密。凡是把二者搞混的人,在任何行业都可能要栽跟头。2 o' B, M4 J0 O1 h
, Q# Q# K" }% E( r
另外,作者也在书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慢慢建立自己对市场的感觉,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规则。”; x* _7 p1 r4 l/ g: J6 N- N
$ U5 Y0 H4 X5 q. i
唯有学习,才能在前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对市场规律的认识,慢慢体悟对自己性格气质的把握,找到顺应市场规律并契合自身特点的规则或方法。1 {. o7 _! R! b' ]: ]6 J
) {4 e' l4 n" v. B0 F3 l' z. ^只有这些行之有效的规则或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人性在市场面前暴露出来的弱点。完完全全克服人性的弱点,这个一般情况下是办不到的。合适的解决之道就是把人性的弱点限制在不影响操作的层面上,使操作不因人性的负面影响而严重变形就已经非常好了。* E& G& h9 B9 R( N% E2 r
3 j9 f, }. _9 ?; o J! t
在操作稳定、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实践中再逐步修改、完善自己的规则或方法。慢慢的,一个市场参与者的方法或风格就成熟了。# g4 j! B5 l1 z; O8 @ g1 M
" V7 w- U; I& D3 i5 I: P4 F
愚以为,一个市场参与者入门的标准就是能控制好风险,确保既不单次大亏,也不因连续多次小亏而积累成大亏。当然也有大佬从一亿亏到一千五百万,坚持不平仓最终大获全胜的事,但那不是普通人效仿的对象。
& }) m. y G8 {, Z3 E% h% G! B6 p5 W( x
市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无论初试锋芒的新手,还是饱经风霜的老手,抑或成就斐然的高手,只要还没离开市场,就有很长的路要走。* V8 _# o' D% d- ~9 Z/ S
0 l" Z+ t: j O) S2 x市场永不眠,你我皆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