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网警巡查执法 08-26 15:58
l& f9 b9 K; O8 s) j7 V
7 M; P8 T B! i# G; V7 E; h各地陆续开学
. \2 m, S& |% E各位同学都准备好了吗9 z+ T2 B9 i! S/ V, }) U
在策划新学期学习的同时
, ]1 [( e. J( `, N% ^还要牢记一件事
, P. d$ o7 K! L. ?9 S/ x2 s一定要绷紧防诈骗的弦
2 L# w. l% c5 E$ L! m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k+ {8 {* _( ?7 Z) K4 I0 b% S
危险也许正悄然来临+ {* e% G+ Y/ v* W, G6 q) k1 V
. g: Q L+ d' z& l
4 {5 J% s9 Q2 X" U0 \
6 L$ S; B- K' N" _
家 长 篇% K! u+ d) q: J- A4 b, O
2 [4 @* l+ ~! @- ^' O, g* b最常见套路是不法分子潜入家长微信群,进群假扮“班主任”忽悠家长给学生报辅导班或交学杂费。( R D4 J9 |/ t; ?" P! I
- F0 s% ?) g' h/ f有些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简单备注申请后即可通过。
/ v* v; w/ C/ x/ [5 S6 }
5 T7 T1 ]) p+ ^+ M' r- m/ w1 o: V" \2 m6 R9 y9 z

- W- `- Y' D$ r" C! Z4 e1 P; ~; q; N骗子进群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
8 ?7 E4 C, Q& p, X" O2 m* ]& i9 j" Q5 F3 a+ Z: d6 ^- s
然后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修改备注名。
/ h' Z6 l& x$ Q8 s& e1 A/ ~# B1 D7 I8 G8 _7 x- ]
诈骗分子利用班主任上课、休息的时间下手,发布假的收费通知,催促家长及时通过二维码缴费,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 s2 N! k# {2 \1 M, E# d
+ @) p2 }2 L" w& x! z" |2 h% @) r6 u防骗指南; [: |& `& |: V1 J1 h, I
1) z9 ]6 u, r/ Y$ y& i2 p* L- N
各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并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 D* O1 |7 K: \% [2 P% r# Z
2 \" |& ]2 w; ^( h! G, I$ y
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学生家长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
( o0 ~* @& ?& Z+ j7 ]1 f
/ t; d) i2 u. O, H, a此外学生家长还可以通过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避免被骗。
& \7 D: d) C3 K( G) x6 }3 ?3 e/ F- M; m, {; \. U! l
遇到紧急情况务必保持冷静,陌生链接不要点击,微信、QQ上涉及到转账汇款的,一定要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确认真实性再进行操作。, g# ?0 n$ B# l7 {
学生篇
6 n- c& ]* z$ o' `7 l* s7 b1 I, l/ S& @1 l" E
签订虚假公司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 F# Y3 `7 i& K: C
" y. |' S0 W/ }
! q. p c. h- S$ v
1 l+ S3 x% x/ z: |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1 o. l: s _- h0 U; J; W
% ?: o* m8 ^& N
博取同情心骗:诈骗分子冒充名校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借用手机打电话、银行卡汇款,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上关系,述说自己困难,博取同情心,寻机诈骗或行窃。
: L. s) U, l1 w W, {3 [3 f; ]* p# V9 } t+ g
盗取学生信息行骗:骗子搜索到学生个人信息,冒充老师、同学与学生的家人联系,谎称他生病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让家长速汇钱来。
6 w$ u" o9 u$ _( [6 H1 ]1 F8 v& U( C N. g
防骗指南
8 q' ~ ?9 h) c) t" m
$ }; X; N! ?* H* n- `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y4 y/ q1 w1 ` [8 R! c: Q8 H
2 K; _1 }. y1 b O8 \: a9 S A) O遇到把握不准的事,应及时向父母、老师、学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求助,不要盲目从事。
3 Z& C; r/ n+ [% X$ t! |7 R" i k& m A3 H1 I1 I
网警提醒
0 S3 f% E3 Y1 u" e- k$ M r% ~9 ?6 k& A Q. I
9 E# A9 V% ~$ Z, N. z
9 m% z' @5 o) o1 Z+ X4 [面对开学季的骗子,老师、家长们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v/ C, S& P, y# w; p6 ]' q3 ]8 U
5 P% R/ a% } r
同时,学生们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银行卡账密、家庭住址、个人电话、身份证信息等随意提供给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