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M4 ?' M2 M8 R8 l @
近日,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利用地震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来看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 U# O$ [1 ~% i9 l
骗局一:捐款短信诈骗。主要内容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某某红十字会号召广大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基金募捐账户为……”,此类信息看似充满爱心,实则是诈骗分子的圈套。! F. U/ }1 [1 y4 e/ U
骗局二:求援短信诈骗。主要内容为“爸妈,我正在被调往抗震救灾的前线,这是立功提干的好机会,请速汇…元到我班长的某银行卡上,卡号是…请速汇。”诈骗分子利用家人对子女安危的关心骗取钱财。; ]" {: R8 F5 `7 s1 n5 Z) @
骗局三:假冒公益网站诈骗。不法分子假冒某公益组织官方网站的名义,非法设立钓鱼网站或制作假冒的门户捐款页面,利用群众的捐助爱心骗取网民的捐赠款。为骗取网民的信任,这些网站还制作虚假的捐款人数、捐款数额进行公布。/ | A, S* f/ C: C* E8 ?9 F R" r
骗局四:虚假电话诈骗。电话谎称是政府部门或者红十字会等相关公益部门的工作人员,以灾区募捐献爱心的名义,让大家向指定账号捐款。' B) ^8 s/ j; t% }$ u
骗局五:网络回复诈骗。一些不法分子选择点击量大、影响力大的博客文章、论坛帖子、微博话题或用户留言、私信,尤其是被网站作为经典推荐的内容,通过回复灾区信息,骗取资金或物资帮助,或将读者引入钓鱼网站行使诈骗。* T$ j6 ~$ Z3 q1 @" ~6 e
面对这些诈骗手段该如何防范呢?
: A) p" ] q) b- R警方提示
, r" C- _7 P, m1 R l参与救灾时,应通过官方公布的正规途径捐款捐物,不要轻信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接收到的募捐汇款账号或者捐款途径,谨防遭遇骗局。对灾情信息以官方播报为主,对网络上扩散的捐款类信息做到有效甄别,不主动扩散此类信息。若发现相关电信网络诈骗,应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6 v5 q( v! Y" A8 b
来源:公安部刑侦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