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潘长宝”诈骗亲戚的罪恶行径, U5 Q Q4 {' z% ]" u& Y# n% @
潘长宝是河北省清河县一名被多次举报的失信人员,涉及多起借贷诈骗案件,主要针对亲友实施欺诈行为。以下是其具体信息及案件详情:
; f2 D7 o' Y% U# T4 S一、基本信息与诈骗手法1、身份背景潘长宝原籍河北省南宫市安子窝村,现居清河县城,以貂皮生意为幌子实施诈骗。其特点是长期伪装成“大款”,通过吹嘘虚假项目(如声称去加拿大采购貂皮)骗取亲友钱财,得手后拒不还款,甚至与债主反目成仇。2、典型诈骗案例张振台案:2015年以“资金周转”为由骗取表兄弟30万元,承诺短期还款但拖延8年,仅偿还2.5万元后反悔。法院判决其需在2025年4月11日前还清27.5万元,但截至2025年6月仍未履行,目前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其他受害者:据亲属反映,潘长宝累计诈骗亲友超500余万元,总负债达700余万元,导致多个家庭陷入困境。
6 J7 K: A1 b: N0 V$ T二、法律失信记录1、法院判决与执行情况清河县人民法院已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多起未执行案件。其惯用手段是通过签订还款协议拖延时间,随后拒不履行,甚至利用法律程序逃避责任。但潘长宝的诈骗行为更具针对性(专骗亲戚)。2、社会危害性潘长宝长期挥霍诈骗所得,沉迷吃喝嫖赌,并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反复行骗。其行为不仅破坏亲友关系,还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恶劣影响。; k/ x, X. U# D7 i, g) T% n* z
三、应对建议1、受害者维权途径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追讨债务,并申请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警惕类似“征信修复”骗局,避免二次受骗。正规异议申请应通过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免费办理。2、公众防范提示对频繁借款、承诺高额回报的亲友需保持警惕,核实其经营真实性。借贷时保留书面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以便后续法律维权 。目前潘长宝的案件仍在执行中,其行为已构成典型的民事欺诈,若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建议受害者持续关注法院执行进展,并联合其他受害人共同举证。3 ^8 b) T9 w" H x l1 f( t
实名控告人:张振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