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成功太具有诱惑力,或者说通往成功之路太艰辛了,导致现实中不少人更多的做梦,梦想走上一条成功的捷径。但创业之路上,哪个人没有栽过跟头呢?就连马云、雷军、周鸿祎、刘强东……这些互联网大佬也都经历过血的教训,不过他们并没有因为一次的跌倒就一蹶不振,而是从失败中总结吸取了不少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并重新振作起来。
1 W0 Z1 A s' q/ ]* B8 V, G' r$ S4 V4 ?6 l
雷军(小米创始人,现估值450亿美元)
( b% o; ?/ h: A+ c3 S/ @9 Z6 u- R, c2 }5 t3 w( S
失败经历& t6 y! v4 I9 i* x* M; R
* T2 P6 U4 R6 J' L1 `6 s( l在成功前,他曾创立三色公司,因无法盈利破产。
4 P! X1 ?/ ~* F# \" a6 U' c0 ^$ T! t Z4 Q- M
在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讲述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的书《硅谷之火》,对他有极大触动——“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M" `% c8 C' B2 P+ o7 t0 L2 }
* _' q! U$ y. t' u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创办了三色公司。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
4 R) H$ S5 J& q% I7 K3 {7 Y: E( b9 }+ Y; r& ~6 u) M* X
失败感悟
# I' O; D) A7 A; k8 i+ b) r- a0 \& Z" _
对此,雷军有三点反思:一是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三是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8 q* } c( @. `
8 z7 h5 w' U7 {% D
9 k( q; j @2 ?" n* ~8 n2 a
( B, D" q, E! j2 g7 e陈欧(聚美优品创始人,市值24亿美元)
/ y4 r/ @) |; Y3 v& p1 W0 j1 Q2 w$ Z, P9 R
失败经历* C& T7 V5 |1 j6 H% J3 K
, u7 p/ N9 C2 u( Y! {8 ~曾创立GG游戏平台。- h( e: u: |6 o5 e- C
% j7 S) R6 b# a/ ?; f
在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时,陈欧凭着一台电脑,搭建起了一款在线游戏平台GG,并邀请到了两位顶级魔兽高手,WCG冠军和ESWC冠军进行巅峰对决。这为他赢得了第一批用户。
2 E- v0 C* a2 n0 ]# n1 M2 ^
( M, L+ z0 o, N& f6 H但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没有资金储备的陈欧日渐窘迫,能拉到的赞助杯水车薪,投资人对他不屑一顾,这让GG的发展举步维艰。
' I6 ]; {1 B' F% q. R" @' ?! E3 F2 f: @
而这时,陈欧要去斯坦福读MBA,于是他便引入一位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并出让了部分股权。随后,这位职业经理人引入其他天使投资人,通过运作,使陈欧手里的股权只剩30%多,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最终被排挤出公司。
1 A$ g7 J O/ m. a% i
* U! q4 a/ `) B! h* E第二次创业,陈欧在国内成立了一家游戏公司,模仿美国的商业模式,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但是由于国内市场与美国差别较大,这个公司很快也破产了。% u/ |! F& `& c. j# F. O
5 Y7 G# w% R2 X+ b& ~! Z* j
失败感悟
4 V% j2 J S* i
: e; B: Y- t4 l这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陈欧有了两个收获:一是公司需要有健康的股权组织构架;二是照搬国外模式行不通。% g: ?3 D: A! i: g9 a) h5 M7 d
+ Q* p6 x8 Y4 n0 Z* N% p4 n# V- h, `0 d- i6 {3 ~4 A% O
( i6 a. U+ c B7 r w$ V- j甄荣辉(前程无忧创始人,市值20亿美金)
9 f5 S0 J9 Z: S# a6 J; C8 k2 h! u( I$ ]+ }: S' x* y6 ?
失败经历" _! z0 Y5 R7 w$ r N0 d
0 c/ C: t( E8 b5 \7 T曾投资声音邮件和磁性材料。) q/ Q$ F8 H( j% G; b4 T
. u- ~8 A9 g' J甄荣辉在创业前是一名咨询顾问,年薪百万元。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他想做“亿万富翁”,于是兼职做了一个声音传递邮件的系统,还投资了磁性材料。但这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5 y& S/ ?* Z$ e! R' t. C
+ W; J( {5 t- S$ B+ T+ T7 \9 G Q失败感悟
7 o& e- d. L; w( o
! F. K% y% P$ r3 U" D r0 ~在总结教训时,他说:创业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必须全职去做;创业不能只从产品出发,有了好产品不意味着就有了客户,客户需要完整的服务,创业需要从产品导向转为客户导向。
5 V2 Z3 A B* A; v+ b) z+ V3 Q3 ~ m4 j% {0 E3 Q9 u
: c' c- _6 i& X7 R吴欣鸿(美图公司CEO)
" q: v( v, K: G Q5 y9 t3 A/ j* `2 g1 Y
失败经历( T; {' U- B9 Q" r. N
# R8 X! u5 v5 S曾创办520社交平台,后停止运营。
4 j3 R8 B- I: E7 }, \. T, K8 O- t) E3 j5 ~6 j. J0 \7 g: U# [0 |
1999年,还在上高中的吴欣鸿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叫做“***”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于是他便从家里借了1万元钱,开始投资域名,由此,他赚到了一些钱,并结识了后来的公司投资人蔡文胜。) g* T1 n' h& o Y- g, H7 d
) q' @7 k' I( ^7 f% l- W; k4 d2002年,辍学在家的吴欣鸿发现了一个好域名:***,于是他山寨***,并通过收会员费来赚钱。两年之后,“520”积累了几十万付费会员,但由于产品和运营都跟不上,大多数会员仅付费一个月就停止续费了。最后,吴欣鸿被迫关闭“520”,并将域名卖掉。4 t7 } C8 b- w9 A
0 c/ ^0 Q9 e# d8 m失败感悟
3 y0 f' ?) z. X j: `" q7 [. G) I2 x% `5 ^
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说有两个教训:一是逆向创业行不通,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个好域名就来成立一家公司;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需求,何谈做好一个交友网站? k8 s( D& ]4 u3 o
4 f* E' l# N3 a
/ C" d' A' E7 k/ i; p, ]王兴(美团网创始人,估值70亿美金), {4 q' X. z$ \1 t& V
& z# `# z/ S/ w
失败经历
5 _, Z7 O9 x0 j! X F: ?# i! k: J2 H- k1 V/ Y, J
曾创办校内网,后被迫出售。# T2 N* {8 q* \- v3 k2 E
* R' m7 v8 [* E, Z4 _: i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士的王兴回国创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项目之后,王兴发现学生之间的熟人社交是一个可以切入的点,于是便着手打造校内网。& U& y/ S$ y1 D; `. x# I
2 q/ F; [3 u9 g3 K" O. S当时在北京,去火车站坐车很麻烦,所以放寒假期间,王兴在清华、北大、人大发起了一个注册校内网即可免费乘大巴去火车站的活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凑足 50人便发车。为了凑人数,学生到处拉老乡注册,等于在为网站做宣传。这个活动为校内网拉来了8000个种子用户。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资本方不看好这个项目,最后资金链断裂,内部团队产生分歧,王兴只能被迫将其出售。& A% K" T- C9 `
5 g6 g" T+ b# B$ @0 z失败感悟. D& n- Q2 D1 u" K7 F3 G& {
( T' t4 O, H. q) s% R
这个项目的失败,给了王兴如下启发:第一,创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CEO必须从公司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业界、时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第二,应该尽早接触资本,放低姿态,做出妥协;第三,必须和信任的人一起创业,这样才能在低潮期依然团结一致。
; t' W/ }8 A( F
# a. v7 ?' @0 n, o" b
: h0 f& \ v1 C% f! L/ V8 P* R刘强东(京东创始人,市值403亿美金)3 e" M! b6 c- t0 W! E: B
+ K, a2 K$ C2 ^. S- e5 \* |失败经历; {( Z7 E: O0 [) M7 _
1 F- @0 t% M9 a+ r
曾在中关村开餐馆,被骗钱后关门。) k7 @) a( T1 M, C' B0 ]
# L8 {0 `* D- |8 z6 a* `
大学毕业后,刘强东盘下了中关村附近的一家饭馆。之前,店员薪水很低,住在地下室,平时只吃剩饭剩菜,老板亲自把控资金;刘强东接手后,给员工涨了工资,改善了住宿环境,把采购和收银权放给员工。由于管理松散,员工变着法子侵吞店里的钱,没过一年,原本盈利的饭店赔光了他的投入。2 [1 B. N$ P2 X2 b N
6 Y: `( }" s( B$ e$ ` ]4 u8 d
失败感悟! n- o" m$ N, m }: n) f
; X% u/ S0 c) }- s刘强东由此得到的教训是——对员工一定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没有管理。% c. L) B/ e! X/ d6 n: P
0 K$ O2 g- T% ?1 \* X7 ~" Y% S& S8 v7 f) R
9 \ B( s8 y3 S. M% ^+ G
陈一舟(千橡互动创始人,后更名人人,市值11亿美金)
7 l! T9 X t2 z4 }! V: N% i
: A. ~ @3 F% \3 G5 f失败经历4 K: ~' n" c6 ~$ o& @
# Y/ q2 N/ R5 _8 E' Z+ T6 F- a0 q3 Z
曾创办ChinaRen社区。
2 t" _5 }/ U+ b! y. I
5 a m, x. D% K' n当年,还在斯坦福求学的陈一舟等人根据当时美国流行的几个社区网站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结合体,取名ChinaRen。但硅谷没人愿意投资他们的项目,最后在斯坦福的同学那里“众筹”了20万美元。" v# _" u: C2 T" d( T
# w5 d' n& U0 L0 o
1999年3月,他们回国注册公司,在得到了高盛投资之后,很快推出ChinaRen社区,并获得了千万美元的新融资。之后,ChinaRen开始疯狂烧钱砸广告。+ v: R% U% Q" m, A( o/ T& g
- }% D7 R7 ?: u* f. Z3 \7 ~) _
开始时,陈一舟他们觉得害怕,但投资人说没关系,烧完了还会有投资,不烧就没办法上市。但很快,2000年美国股灾,资本进入寒冬。于是,原本支持烧钱的投资人态度大变,明确告诉陈一舟,不会再有新的投资,赶快把公司卖掉。陈一舟只好把ChinaRen 社区卖给了搜狐。
% X$ s- U0 }( B# [' a. p
6 F7 |! k# I! W/ @失败感悟! A9 B4 ^: p7 r$ l( }5 [0 W
8 g9 y! F2 R3 j3 w* u
其实,这个案例与校内网有相似之处:创业,需要对现有的资本合理利用,最好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在资本寒冬时度过危机。
- v- d+ [3 J1 f- @/ A/ f' [' l0 F: b
8 Z8 k& q8 v% x% d ?! k) x
1 b! _4 r5 N+ c6 C& x周鸿祎(360创始人,市值64亿美金)
$ s. ^/ a' f! d7 q' X( d- D% R% M% X# W, G- ?1 e0 H G
失败经历) E* E( r) B- W" P' Q7 ]8 ^
2 Q: M) u- x- e$ m) u- F曾打造3721,国内最早的搜索引擎之一。' h6 ~! ]4 ]9 {; N8 u
( G. t! {* e2 J+ L" v/ n$ N在做360之前,周鸿祎曾做过一个搜索引擎叫3721,而百度也推出了类似服务。双方竞争十分激烈。周鸿祎在3721的客户端中加入了一个模块,专门用来删除百度的客户端,而这个模块自身是无法删除的。这让周鸿祎戴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
$ a5 M# { n7 L) d d. e1 o) a
; @+ b' e: |( c后来,周鸿祎觉得百度的搜索模式比自己的更好,而且当时互联网行业低迷,所以他在自己市场占有率占优势的情况下,把3721卖给了雅虎,导致搜索这块10亿美金的市场最后被百度占领。+ p2 z' R0 ^% W4 h) `: u
% Z$ N* M: U/ V$ f; E失败感悟
% F5 _$ P- F1 V' `
' @& y' s0 {) _, D# K) Q( r对于这些过往经历,周鸿祎称:“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对手,一定要盯住用户需求,而且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说放弃。”: f/ k4 ~6 j( _/ \3 g
$ J% Z. x/ G5 k4 G& K" o) W2 q1 `5 v3 c' D K
$ l6 F7 S' X0 n! I$ r张小龙(微信之父、***副总裁)
: r+ S7 Y& n9 a8 Y# N( _
) e( Z* H& k/ x' h: p- M失败经历- c% H: \; F. O5 j8 d" F9 n
: Z4 ^& O. F( S$ X" Q7 a2 |
曾开发的Foxmail.5 `0 E# Z; ~ F3 f
- ^8 y& n. ^: b1 A. a# c: T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曾拥有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周鸿祎说,当年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所以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但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啦。/ A7 ?: }, T6 t2 ?4 T
" R, X' _/ i, {. n! k% E9 t
后来,Foxmail成了张小龙的大包袱,每天会有无数的人催他往前跑,但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
5 G, T* B7 | r8 I b( W, Q% ^, e# H8 s
一年后,张小龙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L' H N3 n& S' @/ I' [
$ N5 R1 x4 @! j: s, B u
失败感悟
6 _' \; @3 D% Q& F% ~) K# A# |+ i4 F* U$ Q3 r$ d* Y8 s/ s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钱,有了用户之后,自然会找到盈利点。但张小龙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前,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3 j: K7 p0 H3 }8 G* U$ n2 M8 p0 ]% }7 G6 E! Q; J6 Z
5 p0 D& g1 ]6 n& Q7 ?, x( Q8 M6 p, U( D# g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市值1825亿美元)
* ]: S" l& Y! K: G0 x( e' Q9 f8 m( E
失败经历: v# @# s9 r+ @+ X
3 y$ M8 q) X" t马云历经三次创业,直到阿里赴美上市。% ~( y( s: J6 x3 }. h E) e0 M- }
/ X A9 ]' w8 \. }: s
1994年,马云创立第一个机构: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马云独自背起麻袋去义乌,摆小摊养活翻译社。% P4 k" Q9 g2 d( V/ V/ T$ t; Y
& F3 \! [9 o& ^3 w- u# `3 ] r
1995年,马云意外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他认定了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回国后马云和妻子、朋友筹集2万人民币创立了海博网络,并且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但是和杭州电信合作后,双方产生分歧,让马云决定放弃网站。
: m1 p3 Y! A3 q# R0 P
: u( `. M: k; o6 D1997年底,马云受邀担任中国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开始接触到外经贸业务,马云做B2B网站的想法开始逐步成熟。1999年,35岁的马云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开始自己的又一个创业公司——阿里巴巴。
9 L' g/ [) Y% y: ]. V
' S; _. c. v( w) j失败感悟( h& c' k/ ]3 E- z
) d- N& k# q* ]5 F
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表示,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就能成为那幸存的5%。: X. p# N8 W5 R) O5 a+ z; B# P
2 |: Y1 A' Y# A! O3 r" h# D来源:整理自新华网、创业分子等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