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平顶山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统计,我市近期网络刷单、网购退款以及网上贷款类诈骗高发,本期小编带您了解网上贷款类诈骗的作案伎俩和防范提示。反诈中心民警提示:请广大群众注意提高警惕,切莫轻信网络贷款小广告,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可能减少一个正在遭受电信诈骗的市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从我做起!$ z. k$ j i" k+ v
“网络办理小额贷款,无抵押,速下款”,这样的好事,对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借款人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而这种急于筹钱的迫切心理,也正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4 A6 t. ~. R$ E1 L- P$ g
典型案例
; D( v/ o. V1 m6 @& o, C& h0 d10月10日,汝州市梁先生接到电话,对方称可以办理贷款,梁先生遂添加对方QQ为好友,并根据对方提示下载了某APP软件,后对方称办理贷款需先收取包装费、解冻费等费用,梁先生信以为真,向对方银行账户转账10000元,后发现被骗。
; {, L4 m1 x) g10月11日,鲁山县魏女士接到电话,对方问其要不要贷款,魏女士因近期手头紧张,遂添加了对方微信商谈。魏女士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某APP软件,在支付保证金后,对方声称因系统问题无法提现,要求其转账验证其还款能力,魏女士又多次向对方银行卡转账,后发现被骗,共计损失15000元。! ]- e; o4 Y2 q$ F( m% C3 B
手段揭秘
% D$ v* E; r7 [& g' E5 j1 o以贷款之名,行诈骗手续费之实。诈骗团伙能够屡屡得逞的首要原因,就是能精准定位到目标对象。他们提前购买全国各地的公民信息,并通过筛选找到急需资金而征信又比较差、不太了解银行贷款业务和网络知识的人。在找准目标后,诈骗团队精心设计了整个流程的话术。诈骗分子让受害人下载假的贷款APP,用常规的贷款申请操作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后,再以包装费、解冻费、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为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2 ~7 _7 k2 E! W3 |
防范提示
) q9 Y. I" P( g& O) D6 \; A广大群众切勿轻信“低利息,高额度,快速到账”的贷款信息,需要申请贷款时,尽量通过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降低贷款的风险。办理贷款时预付利息和保险等要求都是不符合贷款规定的,当对方要求事先支付任何形式的资金时,要特别警惕。$ g0 O( |; u# g4 s* e5 s; Q
警方提醒2 m/ P2 }. H1 |4 M% [1 h# g8 |
+ @! u/ N S; G6 Z J
( P, F0 M2 ~! _% v/ A2 I广大群众在生活中遭遇通讯网络诈骗,应及时拨打110报警,向警方提供如下内容:受害人个人信息;受害人转出现金的账号及开户行;转账的准确金额及准确时间;骗子的账号、用户名、开户行以及受骗时登陆的网址链接;汇款凭证和聊天记录截图。
d) T$ m* U* m. d& o- A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