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 _0 I# W/ \, `+ H& B7 S5 y, j
专家观点 j$ w7 N! X) Z6 H! P" |- R" N
经济学家吴敬琏:
" V3 @0 i7 r: @6 `0 _$ ^$ \ 从需求侧也就是“三驾马车”去解释,认为增长或产出是由需求总量决定的,这种需求总量的变动往往是短期的,或者周期性的。而从供给侧、从增长的动力包括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和效率去分析,则可以看出一个长期的趋势。
7 T4 @9 B' S5 ^7 V, @, Y5 ^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 i( g" j1 E/ }
供给侧改革中应有大规模减税,同时完成税制转化,实现从生产税转为直接税。由此实现市场放水养鱼,寻找扶持新兴产业。
% K v" j- G7 @- g# m5 W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0 R- h7 a% H7 N5 M, l; Z 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是同时存在的,转向供给侧以后意味着更加强调不要纯粹靠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不单纯做需求的文章。供给侧强调的是通过重新改变资源的配置来提升效益,但并不是说需求不重要了。
v3 V# a! o# U u' |' R! g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
1 D/ X% H% j! t+ R& f: k7 @ 从物价和就业两方面来看,中国经济不会急剧下行,不需要大规模的刺激。而供给侧管理,更多是改革角度去努力。供给侧改革,则意味着财政货币政策不能过于宽松。GDP保持 6.5-7%的速度能够实现,就可以能够保障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0 K: c0 o- g }' `5 l e. M+ M: x
财税学者冯俏彬:
5 s: u7 c+ M. b0 ~: v& M% A 如果是以财政收入计算,我国宏观税负就有所上升。以此而论,社会负担的水平就并不低,也确有下调和减负的空间。这方面,中央也将有动作。7 x6 B. e y$ M( c* {& @2 j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7 J( \2 U! P% {' B
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政策在存量调整方面表现为贸易品行业必须进行深度的去库存和去产能;在增量调整方面体现为供给短缺贸易品部门进行大幅度的增加投资和供给,表现为各类服务供给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