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高考骗局虽然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一个“钱”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信息泄露给他人,注意识别招生骗子的诈骗伎俩。6 b- a( Z' S j W
2 p" c P$ T& n
$ H% [" g( a1 x! H/ l3 X2 X
/ B9 a* z, m1 @* s. t* V
* U; v9 C X2 Q; w. s+ x _6 N. B% g& ?" x" P7 I( o
/ J( q$ p7 b% L/ ~. v
\+ Y+ X5 _4 I* k
# C$ j! }' k( ?+ M( R" [( K# X) u9 K% n0 P+ K O) v v& F
* u, S4 O4 ~1 `+ S/ H" D( O陷阱一:黑客能改分,交钱能“包过”
. r O! B$ k4 e$ a' I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想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并非一般理解的互联网阅卷,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网上阅卷科目首先在保密场所进行集中扫描,再通过专线传送到有关评卷点,全程实行“无死角”监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切勿相信黑客改分骗局。- l% f0 t; p5 O6 G/ [4 F7 ?' ~- O
9 x; E( W$ G! `( S' ~4 ^; H$ |8 [
1 c7 ]7 W4 a" Y7 W陷阱二:知正规学历类型,明学历蒙骗陷阱( {: _' D K7 s# [: N9 W2 m) ?
2 k2 Q) G- ^/ G: L% H! ]
/ `9 ]$ E" q3 ` 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注意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混淆学历类型的陷阱。
1 d7 F ? p+ \
( [; h+ L8 G. x- A8 M3 M* r: }8 w, u7 f7 T! A& T! |( U. H! w
目前国家承认的学历有5种:一是普通本专科学历,须参加统一高考报名,通过普通高考、高校单考单招、高职分类考试、普通专插本等方式,经统一录取备案后入学,颁发普通本专科毕业证,适用范围最广;二是成人高考学历,办学主体主要是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成人高考录取,主要采取脱产、业余、函授方式学习;三是自学考试学历,自主选择主考院校和专业,自学后参加国家统一安排的科目考试,由主考院校负责命题、评卷,几年内要通过专业的所有科目考试,难度比较大;四是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学历,办学主体主要是国家批准的68所具有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入学考试难度小,按要求完成规定课程,修满学分便可取得学历;五是电大开放学历,办学单位主要是中央及各级地方的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没有入学门槛,专升本要参加入学水平测试,定期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容易毕业。! T1 L" b! O& ^/ O* I- [ k
; {! M& k+ d7 w. \7 g$ a5 }: @! l" \
陷阱三:志愿填报不外泄,录取通知不晒单: N% M2 Q7 B: f. q, r. f* X. `
志愿填报所有信息和登录密码等资料,也绝对不能泄露,以防发生高考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事件。录取通知书包括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生号、录取专业等信息,容易被诈骗团伙利用,给考生发假的信息,或者打诈骗电话骗取钱财。$ w5 E4 l5 o7 w# ~7 y$ p8 A
2 W( [/ c5 x7 g5 i2 z7 T) Q
9 j1 R9 H/ u& e9 b
陷阱四:出国留学需防范,飘洋过海也被骗& @2 l ?. L6 A0 w7 q
高考后,很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如果选择个人申请,要和国外大学实时保持联系,如果选择留学机构,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在缴纳中介费用时一定要谨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机构所谓的优惠折扣“冲昏头脑”。2 t3 T9 h! a N0 z1 s9 {
! y3 m6 O$ N: D( `+ w" h. N
+ Q0 ]3 F8 [5 @2 N. k陷阱五:“野鸡大学”花样多,辨清真伪莫上当
# e1 |2 Z& W: t' f“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g& e; ^: ~3 b( g* ^/ ^8 m
陷阱六:助学金正规申请,防骗信息别外泄
# E2 ^% w/ t; M n7 ~7 A6 j骗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
6 c6 c- N" @! C, _& \$ u2 o
' \. I. q" D2 Q; D% _- k& W1 V; j4 ]. ?' r) k9 p
* I, f7 _6 D+ c! c
1 R8 P, M& v5 k1 R# A5 h. b3 a) e$ t& a6 v& I
伎俩一:混淆教育模式行骗
1 O: e9 M- M, v8 n% R# g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h. x- R8 i& A* H! c
防范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不需要参加统一高考、统一录取即可就读。混淆教育形式来蒙骗考生和家长,是目前较常见的欺诈手段,招生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 a6 ?3 p% F S; z
~# m3 }) T8 {, K$ G G* ~; x4 X# J
伎俩二:冒充高校人员行骗: B, V1 X4 T8 }( ^
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 x, j0 m$ x8 w4 f/ w! E9 `6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4 H% l3 a8 x6 `1 R, V1 Z$ M
9 y1 {+ @* z0 ~. H) l+ t
) m1 x- p" L! H- l9 S t1 m. O5 j5 }/ y7 L0 `' q9 n) Q j
! R1 Q7 J. a: u3 l0 x' w
伎俩三:声称“低分高录”哄骗
, o' P2 P) V7 L3 \ ~$ W. o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第一批院校,只有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许多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J) N. O1 j; o p% T0 E' H
防范提醒:省招办严格执行批次线,不录取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录取的批次线下考生都是符合国家和省里规定的照顾政策,不存在由某个人打招呼、批条子。
2 l% s8 y+ D" ^6 Q
3 b9 Q! ?7 d" L6 v
/ s' e1 r' ~6 E {4 `/ Q2 ?* W2 Z% |0 t7 ^6 b0 t
伎俩四:谎称“内部指标”“自主招生”诱骗
1 D" h* c* i* w$ e6 q4 l% ^
. K$ F, ]3 J; A% B6 Y, O4 k9 u! |; |$ \' W! g1 B% A
这是招生骗子惯用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
M0 I+ D3 q3 K+ w# Q& D2 E, G# f防范提醒:省招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由省招办统一对社会公布;录取期间学校追加计划一律在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中调整,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
5 ]- x+ M+ l+ u h$ m7 k* }7 ^* H0 T" {. p
) C7 h9 [+ s$ t& u. D
% u! v/ J5 w4 Q* E
& z( t( b( a7 i+ ~5 W
( O8 K6 R1 n5 N9 N- n4 ~: T, }% F% Z, j; Q
伎俩五:凭借“定向招生”诈骗& [* q/ Y, i3 L! U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0 D) G5 |5 R2 @+ L防范提醒:只有少数部委属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有招生计划。在省市的定向招生计划与其他招生计划一样,由省招办集中统一投档录取。 b8 S E' w1 P* U
. k. t) `: F6 m' Y: J# @. p
& W, r/ B- _4 G( _% g( T. L6 T+ @! j2 X8 a( v$ w7 e
5 f9 I& U f2 s) ~$ w/ M; [伎俩六:利用所谓“预科生”进行诓骗
8 N7 z' u2 r* t% }9 P( p8 l q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以“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办理录取手续,不能取得学籍。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9 |8 ~. ~. b* s) ~- y防范提醒: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办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手续。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只有经过省招办办理正式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时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学历文凭证书。- k' r: q# i! I
" t( c+ C6 [4 Z* r1 Z
9 Z, o( g2 ]' z% o6 \1 c o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等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招生骗子的诈骗伎俩。
2 _" k+ r" O: M5 G2 t" _3 z& ?; ]6 q+ W8 t! G
- M0 Y% k7 h; r+ k
9 w- l5 T! s3 d& y
! d) ?$ @6 i7 f
伎俩七:假冒军校招生诈骗
; _# a: U7 J* a/ B: N近年来,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招生诈骗案件。一些考生家长心存侥幸,希望花钱托人找关系上军校,结果造成“财学两空”。
, R7 U( k# E8 H, b防范提醒: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有关军队院校招生的详细信息,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等查询。
0 [" G- A1 ~3 f* K5 k& D/ s' b2 ]+ B4 C1 z; K$ a, O
, U4 c w, n& Z. y, W2 F6 N
' s! K* A9 G* w
" c6 Y3 i1 c) U伎俩八:以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
0 {' ~" G/ {( n; {, F以“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一些骗子利用特殊类型政策,声称可以搞到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然后拿假资格证书蒙骗考生家长。5 r% h, n8 f0 }1 v3 O+ P1 S- O
防范提醒: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高校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了特殊类型招生章程,获得资格的考生均在该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具备录取资格。
" O i0 n8 b3 r. x) ?
9 g* u" y) ]/ C, \. y5 o+ ]! R! r N7 v$ n2 a9 H" N
伎俩九:利用录取信息欺骗
0 I7 G9 a3 g2 ~* s. u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 q8 x2 }7 a! Q, o4 [1 s防范提醒: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号告诉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招办官方网站和当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只有在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渠道查到的录取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 e7 }! R+ d i* U* b7 i: q" X" S$ B
# b, T6 t+ L/ f( k& z/ J+ R3 k# L c, n0 R5 z# J* v0 Y
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省教育考试院,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 h0 ~3 H6 K! \! B5 D. k' T) n& S- _" O! L
1 W& I5 f9 i' V- [再次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使用正规渠道,查询权威信息。6 g, `4 T' d4 n8 j, |
4 V" @9 H' L7 n1 Y( A! W$ N8 y
2 c" _' O! O/ M1 S- s4 N- _3 ?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