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K线看盘]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量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5 22: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第2节:量托7 `" r) H! m8 |. b1 N

) c; e! N) R7 p2 f; o% X在会商日K线5日、10日和20日均价线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研讨5日、10日和20日均量线,在某种意义上说,均量线的三角形托甚至比均价线的三角形托加倍主要。" M  W3 C2 M% D, \; Y" h
8 O1 k, e* B5 N& `9 o
市场意义:
; s7 {9 I4 U5 U3 a% R
: G: O0 _; z" @* V' U  q: h3 K(1)在持久下跌过程中成交量越来越萎缩,均量线表现空头摆列,从上向下排为20日、10日和5日,(图2-1)中d线之前;
6 }' z& V/ D) z7 P( W* @9 _(2)跟着股价越来越低使长线客开始出场,于是成交量开始迟缓上升,随后一段时间的成交量温顺放大后,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图2-1)中a线所指的结点,说明市场开始趋于活跃,这将进一步吸引长线客出场,几天之后5日均量线上穿了20日均量线(图2-1)中b线所指的结点,跟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10日均量线又上穿了20日均量线(图2-1)中c线所指的结点,三条均量线封锁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量托”。
$ q! ]' _0 q- L- V5 s* B# \- T7 ^(3)量托形成今后均量线由空头摆列彻底改变为多头摆列(图2-1)中e线之后,说明此时5日内买进的成交量比10日内和20日内买进的成交量还要大,10日内买进的成交量比20日内买进的成交量还要大,说明成交量正在呈均态上升,也说明市场开始进一步活跃。这种成交量的放大,往往是主力和先知先觉的股友开始进场的后果,在底部区间往往是靠得住的买进进场信号。
. L8 S5 K- e, R$ w* I: ]: |7 M4 T" o- R4 T- P! G- u. v( M3 ~
按周期分类:可分为“月量托”(5日、10日和20日)和“季量托”(20日、40日和60日),此中月量托敏锐,而季量托稳定。
7 @! e. x2 e2 _# k: u, k假如说价托解决了股价上涨的可能性,那么量托对这种可能性进行确定!所以……( T+ e% A. f' i3 U" o( F* t
为了寻找靠得住的买进点必需重视“量托”的感化,本图中量托和价托几乎同日出现,有的个股量托比价托早几天出现,更有预告行情上涨的功效。
1 ]. g7 q. `. r& g 2-1_副本.jpg (216.55 KB)# G$ b# Q* K- C+ I0 ?& ^
时间:2011-7-5 09:37+ {9 f: }' N1 s6 X$ Z. V4 y# h% G
+ x' l6 k5 q# J: O2 o/ J9 {/ W. z
图2-1
0 O, ?' y2 D1 K( R! U. J% D4 `$ j$ O
2-2_副本.jpg (199.19 KB)
5 ]# H% p" [4 B6 v$ }1 D# Z" S时间:2011-7-5 09:37
  A8 |5 T2 z5 s+ w4 n( p% t0 n! l  g; {: U( ~) @  M1 w
图2-2
8 K) U% s  S/ q+ ~4 f0 M9 A3 ~
% C/ C8 Z8 T5 V8 ~5 I6 @. p 2-3_副本.jpg (223.91 KB). t( s8 U( [  F; o" Z/ [- S, g
时间:2011-7-5 09:37
! Y- j0 o) n2 H; Q% E/ W, _
8 F4 a0 ^3 L. B0 q# T' ^图2-3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2263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相关帖子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3:4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路过,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0 03:23 , Processed in 1.39873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